《南社丛选》

    《南社丛选》 :

南社的重要文献,胡朴安选编。胡朴安(1878~1946),字蕴玉,安徽泾县丹溪人。早年涉足新闻界、政界,晚年专心治学,著作颇丰,有《朴学斋文存》《朴学斋诗存》《朴学斋词存》《朴学斋小说存》等,另编有《国学汇编》《古今笔记精华录》与《南社丛选》等。

南社创立之后即发行社刊《南社丛刻》(前3集名为《南社》),到南社停止活动共编成发行24集。胡朴安有感于《南社丛刻》印数不多,无处购求,于1924年春着手编选《南社丛选》。全书按照《南社丛刻》体例,分为文选、诗选、词选,凡24卷。文选10卷,收107家之文398篇;诗选12卷,收167家之诗3037首;词选2卷,收60家之词397首,所选作品均来自《南社丛刻》。因当时胡朴安本人所藏缺少前两集,第22、23、24集又尚未刊行,因此《南社丛选》的作品不包括这5集。书前有汪精卫、傅熊湘、柳亚子序及编者自序。全书12册,旧式圈点,线装,与《南社丛刻》同一格式,1924由上海国学社排印,佛学书局发行。2000年7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沈锡麟、毕素娟点校的整理本。

《南社丛选》以文体为纲,以作家为序,作家又按湖湘、岭南、闽川晋滇桂等、浙、苏、徽的区域顺序排列。每个作家首次出现,加一小传,简介其生平里籍以及主要作品,并对其诗文词成就以及与作者的交往作画龙点睛式的评述。文类柳亚子选文最多,单独一卷,选文22篇;其次是陈去病与胡寄尘,选文均是17篇。诗类所选最多的是陈去病、傅尃,分别是104首、102首;其次是姚鹓雏(86首)、柳亚子(82首)、宁调元(77首)、苏曼殊(75首)、胡寄尘(74首),此外潘飞声、黄节、沈砺、叶楚伧、汪洋等选诗也较多。词类所选最多的是庞树波、陶牧、王蕴章,分别是34首、30首、30首,选词较多的作家还有邵瑞彭(24首)、陈世宜(16首)、陈去病(12首)、王钟麒(12首)。由此胡朴安的文学趣味可见一斑。

《南社丛选·自序》基本上反映了胡朴安对南社文学的认识。①他认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有顺受与反感两个方面,其表现为和平与激昂两种风范。而南社则是“一时代影响之反感者也”,“其发为文章也,固宜出于激昂之一途”。胡朴安对南社文学之激昂有比较深入的分析,云:“惟其出于激昂也,掊击清廷,排斥帝制,大声以呼,振启聋聩,垂涕而道,晓喻颛蒙,气类所通,薄海斯应。故慷慨之夫、刚强之士归之,意气用事之徒亦归之,不得志于满清、无由奋迹于利禄之途者亦归之”。南社“激昂”的文学风范,析而言之,则又有作者思想、意志与目的之区别。②胡朴安认为民国成立,反感之目标失去,“意气用事者,不能固其初志。无由奋迹于利禄之途者,反得假为捷径焉。于是其黠者致身于通显之域,其愿者奔走于权势之门,激昂之气一亦变而为脂韦之容,南社减色”,导致南社文学的分化,其“激昂”之风范不复存在。然南社之文学,自有其价值,此选意在“存一时代之文章,用以推见一时代反感之所及。至于文之美恶,人之贤否,则非兹编之所注意者也”。

《南社丛刻》篇幅浩大,《丛选》存其主体,选录精华,是了解南社的重要文献。胡朴安作为南社核心成员,与很多社员有过交往,通过小传,传递南社作家的音容笑貌,难能可贵;编者有深厚的语言文学研究水平与精准的文学鉴赏能力,其评论三言两语,高屋建瓴,切中肯綮。《丛选》前的4篇序文都是出于南社的重要成员之手,从多方面对南社进行了剖析与概括,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因此《南社丛选》不仅仅是《南社丛刻》的选本,还是南社人反观南社文学的理论著作。

为您推荐

文学客体

文学客体 : 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客体。文学创作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没有创作客体,没有社会生活,就没有文学创作,也就没有文学。在哲学范畴里,客体指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客体不依..

文学作品情节

文学作品情节 : 情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由此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成功的情节必须令人感到真实可信。情节不一定是现实中确实发生过的事,但应当是根据经验逻辑可能发生的事,这样..

文学作品结构

文学作品结构 : 作品中语句按照某种特定的韵律、节奏形式组织起来,故事里的各个事件、场景按照一定的前后关系和轻重次序联系起来,作品深层的情感和思想内蕴按照一种表现意图逐步显现出来,这些方面结合..

故事

中国网络文学

中国网络文学 : 网络不仅是网络文学的发布平台,更是生产空间。虽然长篇类型小说占据中国网络文学的主流,但网络文学具有多种形态,包括在纸质文学时代未曾出现的文学形态,如直播贴、段子等。从媒介革命的..

文学风格

文学风格 : 风格是识别和把握不同作家作品区别的标志,也是识别和把握不同流派、不同时代、不同民族文学区别的标志。文学风格常指作家的风格,是一个作家在文学创作活动中表现出的总体性特征。文学风格..

审美反映

审美反映 : 审美反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体现着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它不同于一般哲学认识论的认识,不同于科学的认识,其特殊性在于这种反映和认识是审美的。“审美”或“审美”的本义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