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未来记》 :
5回,未完。作者梁启超。最初发表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十一、十二月和光绪二十九年七月《新小说》第1、2、3、7号,标“政治小说”。有眉批、夹批,第3、4回后有总批。《饮冰室文集》只收4回。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一卷》,并据《新小说》补入第5回,1960年5月中华书局出版。
小说开篇写1962年中国维新50年大庆典在上海举行,全国教育会会长、文学大博士孔觉民登台向与会中外嘉宾演讲《中国近六十年史》。以孔觉民演讲为载体,小说使用倒叙手法,把1962年作为叙事时间起点,倒叙自1902年以来60年的中国历史。演讲开头简述60年里中国依次经历的预备时代、分治时代、统一时代、殖产时代、外竞时代、雄飞时代等6个发展历程,并把中国维新得以成功的“最基础”的一件事归因为1902年“立宪期成同盟党”(简称“宪政党”)的成立,从而引出该党的缔造者黄克强的故事。之后的3回直至篇末,叙述广东琼州府琼山县人黄克强,家学渊源,爱国心热,与同窗好友李去病负笈英伦求学3年,之后黄入德国柏林大学,李入法国巴黎大学分别深造1年,两人复结伴游历欧洲数国后从俄国彼得堡搭火车回国。在山海关,急于寻求救国良方的两人彻夜长谈,激辩救国应走革命还是改良的道路。后两人折而向北去俄国占领下的旅顺、大连考察形势,又南下上海与沪上一班良莠不齐的维新人物结识。黄因奔母丧,两人复搭乘洋轮南返琼州,途经香港,路遇外国水手模样的人痛打中国人,李去病大怒冲上前去。小说至此中止。
小说采用的倒叙手法,明显受到英国小说《百年一觉》和日本小说《雪中梅》的影响。以60年后大功告成后的庆典时刻,回溯振兴国家所历经的艰难历史,而回溯的起点恰恰是作者写作的时刻。因此,小说不仅预言了60年之后的胜利前景,想象出它可能经历的发展阶段;而且某种意义上,正是通过对于1902年事件的写作,参与当下发生的实际历史进程。而作者自加的评点(正文旁边的夹评和回末的总批),常常特意提醒读者注意此点。如小说第2回预言中国崛起道路上中俄之间曾有大战,第4回写旅顺、大连俄国殖民见闻,都十分明显地流露了写作时刻弥漫全国的浓烈的仇俄情绪。
《新中国未来记》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也散布了对于君主立宪的幻想。第5回对于革命抨击尤力,表现出保守的政治倾向。此书是梁启超所倡导的政治小说的代表作品,旨在“发表政见,商榷国计”,书中往往多载法律、章程、演说、论文等,连篇累牍,忽视小说的艺术特征。梁启超曾作自我批评:“此编今初成两三回,一复读之,似说部非说部,似稗史非稗史,似论著非论著,不知成何种文体,自顾良自失笑。”(《绪言》)实开近代小说创作中政治淹没艺术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