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之六义 :
语出《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将六诗说发展为六义说,其云:“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为:“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即风、雅、颂是《诗经》的不同体制类型,赋、比、兴是《诗经》的不同表现方法。这种解说被长期沿用下来。
《毛诗序》对风、雅、颂的解释是:“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即风是以个人之事表现所在诸侯国的社会风尚,雅表现的是周王朝王政兴衰,颂即歌颂统治者的盛德以告之神明。
对赋、比、兴的解释历代多有不同。汉代代表人物是郑众和郑玄。郑众云:“比者,比方于物……兴者,托事于物。”(《毛诗正义》引)即他认为比是修辞中以此物比彼物的比喻手法,兴是“托诸草木以见意”,即将情志寄托于外物的一种手法。此说抓住了比兴这一艺术思维和表现手法的特点。郑玄则认为:“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兴,见今之美,嫌于媚谀,取善事以喻劝之。”(《毛诗正义》引)明确赋予赋、比、兴以政教、美刺的功能和内涵,把一定的艺术手法与特定的创作意图等同起来。
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人物是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更多地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而刘勰在继承郑众见解的同时,又受到《毛传》和《郑笺》美刺讽谏说的影响,从表现手法层面提出了“比显而兴隐”的观点。钟嵘在《诗品序》中进一步丰富了对赋、比、兴的论述。他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又要求:“宏斯三义,酌而用之……若专用比兴,患在意深,意深则词踬。若但用赋体,患在意浮,意浮则文散,嬉成流移,文无止泊,有芜漫之累矣。”钟嵘指出赋、比、兴各有所长,不能割裂开来,要兼采三者之长,真正的好诗既不能一味比兴以致晦涩难解,也不能单用赋法,以免散漫芜累。钟嵘仍然是将比、兴联系在一起解释,认为比、兴手法的共同表达效果是意深,即“文已尽而意有余”和意深的文体特征都是由比、兴手法的譬喻、寄托形成的。
唐代把比兴称为兴寄,其论比兴大都是从美刺讽喻着眼的。如陈子昂批评齐梁诗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修竹篇序》),元稹批评唐初“沈、宋之不存寄兴”(《叙诗寄乐天书》),殷璠也批评齐梁诗风“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比兴,但贵轻艳”(《河岳英灵集》序)。他们标举兴寄、比兴,强调诗歌要有社会内容,发挥社会作用,促进了唐诗的健康发展。
宋代学者对赋、比、兴的研究中,李仲蒙和朱熹的解释对后世影响很大。李仲蒙认为:“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胡寅《斐然集·与李叔易书》引)这种解释着眼于诗歌艺术中形象和情感互相引发、互相结合的不同方式。“叙物以言情”,指出赋是一种即物即心的直接抒写;“索物以托情”,指出比是一种心在物先的有意喻托;“触物以起情”指出兴是一种物在心先的自然感发。这种解释跳出了汉代以来美刺讽喻的框架,最为切近赋、比、兴本义。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者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者也”。又在《诗纲领》中说:“诗之兴,全无巴鼻。”其中对“兴”的理解摆脱了汉儒所附会的政教意义,突出兴作为一种朴素的诗歌创作手法的意义和特征。
概而言之,汉代以后直至清代的赋、比、兴之义的流变基本上按照两种路径进行:一种是以郑众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赋、比、兴是诗歌的3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是表明诗歌创作中情感与对象间不同的感发方式;另一种是以郑玄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赋、比、兴是表达政治伦理寓意的一种手段。两种观点都源远流长,但前一种更符合诗歌艺术的创作规律,越来越得到当代学者的认同,后一种观点虽然强调了诗歌的干预社会的功能,但往往视诗歌为政治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