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格 :
语出唐皎然《诗式》:“刘桢辞气,偏正得其中,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与《十九首》其流一也。”认为诗人追求雅正、高古的审美情感寄怀于诗作。
宋时,气格成为论诗的重要尺度,如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云:“欧阳文忠诗始矫‘昆体’,专以气格为主,故其言多平易疏畅,律诗意所到处,虽语有不伦,亦不复问。”即具备气格的作品,语言平易流畅,诗意平淡自然,字字不失相对,即使是切对求工的昆体,也不会就此气格卑弱。《石林诗话》卷下云:“‘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字若无穿字,款款字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所以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入‘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杜甫《曲江二首》,被叶梦得评价为“气格超胜”。可见,气格更强调诗歌的意脉连贯,诗人的明白贯晓之意在语言自然的带领下,实现气的通畅顺达。
气格与诗者人格紧密联系。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评《归去来辞》云:“‘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可见,气格中有诗人合一的意义。
气格在北宋时期一方面继承唐人崇古的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又开创出平易、雄胜、生动、婉丽等新的美学意蕴,并且自觉地将之与审美主体的生命意识与精神气质相联系,反映着北宋士人文如其人的儒家观念,在诗中见诗人的气象与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