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 :
连载于1943年11月、12月上海《杂志》第12卷2~3期,1944年收于小说集《传奇》,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作者曾将这个故事用中英文多次改写,包括用英文改写的Pink Tears(《粉泪》,未发表),用英文继续改写的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英国凯赛尔出版社1967年版),以及用中文改写的长篇小说《怨女》(香港《星岛晚报》1966年连载,台湾皇冠出版社1968年版)。张爱玲还曾经自己将《金锁记》译成英文,收入1967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的《中国现代中短篇小说选》。
小说讲述了日益金钱化的市民社会中旧式大家庭丑陋的一隅,在金钱和情欲的重压之下女性灵魂扭曲的故事。出身于小市民阶层的曹七巧嫁给姜公馆患软骨症的二少爷,开麻油店的娘家令她在这个大家族中备受轻蔑,残疾的丈夫令她的爱欲得不到满足,她以市民阶层的泼辣与尖刻在大家庭的不屑和冷眼中挣扎反抗,更对小叔三少爷姜季泽产生了畸形的爱欲。姜季泽虽然风流成性,却不愿意真的在家族内部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因而只对七巧若即若离,更增加了她的痛苦。丈夫死后,她带着儿女分家单过,小叔姜季泽以情感为饵窥视她的财产,令二人反目。她唯一的情感寄托也幻灭之后,终于变成一个性格扭曲、行为乖戾的女人。她赶走了寄住在家里与女儿关系亲昵的侄儿春熹,从此死死守着用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为代价换来的金钱,同时也想尽办法将一双儿女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她纵容教唆自己的儿女抽鸦片,逼死儿子长白的媳妇芝寿,不动声色地向女儿长安的未婚夫童世舫暗示长安有鸦片烟瘾,拆散女儿的好姻缘。别人毁了她的一生,她也不择手段地毁了自己儿女的婚姻。这一切既是为了留住财产,更是一种疯狂的报复。她以青春和一生的幸福为代价,只换来金钱的枷锁和扭曲阴暗的灵魂。
《金锁记》封面
从一个泼辣、倔强的平民女孩,逐渐压抑扭曲、变为一个有着“疯子的审慎与机智”的变态母亲,曹七巧这一形象既有西方文学谱系中“阁楼上的疯女人”的影子,同时也为我们“真正展示了中国妇女破碎人格中最为惨烈的图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决绝、最有破坏力的女性形象之一。在这个意义上,小说反映出了“种种人性和生命的本相”,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小说取材虽稍嫌狭窄,大都围绕日常琐碎家事来展开情节,但心理描写细微、精致,善于以繁复的意象配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加上瞬间的时空凝滞感,将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放大到读者眼前,对人物心理的开掘颇有深度。批评家傅雷在小说发表不久,即撰文称“《金锁记》是张女士截至目前为止的最完满之作,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论张爱玲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