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风》 : 清代广西各族民间情歌集。清李调元辑解。李调元(1734~1803),文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羹堂,号雨村,晚年自称童山蠢翁。四川省罗江县(今属四川省)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历任吏部文选司、广东学政、直隶通永兵备道。后被放逐伊犁,赎归后,退居家乡。他喜爱民间文艺,尤喜好地方小戏及其他戏曲,对川剧发展有所贡献。他著述甚多,《粤风》是他在民间文学方面编辑的主要成果。
《粤风》收入他所编的《函海》丛书,乾隆四十九年(1784)首次付印。编者意图用它来"补三百篇之遗"。歌集收汉族(主要是客家)情歌53首,瑶歌23首,俍歌29首,壮歌8首。分别编为粤歌、瑶歌、俍歌、壮歌4卷。每卷卷首署有原辑者的名字。后3卷少数民族的情歌,用汉字标音记录,并详加注释,部分歌句还有意译,对全首民歌的内容或形式,也偶有评论。对粤歌卷中的蛋歌、沐浴歌(粤地说唱文学的一种)片断、瑶歌卷中的布刀歌、俍歌卷中的扇歌、担歌,更有较详细的题解与说明。
集中所收情歌,反映了爱情生活的各方面,如爱慕、追求、思念、失恋等。有的还涉及少数民族进山踏歌的风俗,以及歌仙刘三妹和梁祝传说等内容。歌词大胆直率,感情质朴真切,语言富有民族特色。粤歌、瑶歌都以七言四句为主,首句三言,后三句七言的形式也不少。瑶歌还有七言六句或首句三言,后五句七言等体式。壮歌的章法结构为四句、七句、九句、十一句不等。俍歌都是八句成章,十六句为一首的问答体。表现手法方面,粤歌喜用谐音,如"怜"谐"连"、"丝"谐"思"、"晴"谐"情"等;瑶、俍、壮歌则多用比兴,比兴所用的事象富有山村特色,如比喻情人相会,喜用"绿竹逢雨"、"蝶儿成双","鸟儿归林"、"溪水奔河"等。用韵方面,粤歌多押尾韵,俍歌则有特殊的押韵法,既押尾韵,也押腰韵,且腰韵、尾韵互押,与今日壮歌中的勒脚欢、跳脚欢的押韵方式相似。
《粤风》是中国第一部地区性的各族民间情歌专集。它在中国各民族的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除具有文学价值外,还是民族学、民俗学、语言学等的研究资料。
在《粤风》问世之前,清初吴淇曾编辑过《粤风续九》一书。现代对这两部书的关系有不同看法,一为《粤风》即《粤风续九》,二为两书不尽相同。一般认为,第二种看法比较接近事实。《粤风》虽在《粤风续九》基础上编成,但《粤风》中的作品以及有关的题解、注释、评语和编辑体例,都与《粤风续九》不尽相同,有的还有所发展。特别是3卷少数民族民歌,由原来的附于粤歌卷后,改为与粤歌平等列卷,这在当时歧视弱小民族的社会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
《粤风》除清代各《函海》本外,王云五主编的《丛书集成》初编的《古今风谣及其他二种》(1936年发行),1956年蒲泉、群明的《明清民歌选》(甲集)中均曾收入。此外,还有朴社及中山大学民俗学会出版的两种单行本:钟敬文重编的《粤风》(收原书的粤歌、瑶歌两部分,1927年出版)、刘乾初、钟敬文合译的《俍壮情歌》(收原书的俍歌、壮歌两部分,1928年出版)。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