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兰特,M.

    加兰特,M. :

生于蒙特利尔,卒于法国巴黎。因父母不和,4岁时就被送入讲法文的天主教寄宿学校,因有苏格兰血统且为新教后代,她显得与众不同。她先后进过加拿大和美国的17所学校,这种不安定的经历加上父亲早逝和母亲改嫁,使她变得见多识广且个性独立。她为国家电影局短期工作过,后在《蒙特利尔旗帜报》当记者,同时开始写短篇小说。1950年,她放弃了记者工作专事写作,此后前往欧洲,最终定居巴黎。从1951年开始,《纽约客》首先刊登了她创作的大多数短篇小说,迄今已达百余篇。

她是位非常勤奋和严肃的作家,修改成稿时尤为一丝不苟。多年来,她创作了许多城市题材的中短篇小说,收录在《另一个巴黎》(1956)、《我心已碎》(1964)、《佩格尼茨交接点》(1973)、《世界末日及其他故事》(1974)、《来自第十五区》(1979)等10多部小说集中。专门写加拿大人的短篇小说集《家庭真相:加拿大故事选》(1981)荣获加拿大总督奖。《上方气球中:巴黎的故事》(1985)和《变迁中》(1988)两本书收录了她20世纪50~60年代未发表的作品。此外还有《越过大桥》(1993)、《穆斯林妻子及其他故事》(1994)、《故事精选集》(1996)、《巴黎故事》(2002)、《蒙特利尔故事》(2004)和《上岸》(2009)。她的作品已被译成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丹麦文等多种文字。

她还写过《绿水碧空》(1959)和《良好时光》(1970)两部长篇小说。她的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一样,文笔隽秀,人物刻画透彻。她偶尔也写非小说类作品,如她观察法国而写的报道和评论,大多收录在《巴黎笔记》(1986)中。而《加布里埃尔·鲁西尔事件》(1971)则涉及法国司法界历史上的丑闻或案件。

她的短篇小说关注在陌生文化氛围中的个人经历,意在捕捉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的异化感。经常描绘背井离乡的孤独人群,如侨居者、难民、旅客、退伍兵等,他们努力去理解从语言到心理都很陌生的异国环境,同时对自己的故土和原来的文化仍然魂牵梦系。他们都得了“流亡综合症”,不仅在肉体上远离故国,精神上也与他人格格不入,无法沟通。

作者采用间接描述人物的手法,通过某种具体的社会习俗或无意识行为来加以表现。她作品中那些孤立独处的人物似乎都无法直言不讳、畅所欲言,对白满是难以言传的微妙细节,含蓄隐晦,留给读者去想象和解释。他们既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同时又被历史孤立,发现社会正脱离他们所熟悉的模式,变得越来越陌生。

加兰特虽沉浸于法国文化30多年,但她始终保持着与加拿大的联系,坚持只用英语写作,以此保留了她加拿大的文化身份。80年代,她被聘为多伦多大学的驻校作家。她获得加拿大总督奖(1981)、加拿大-澳大利亚文学奖(1984)、加拿大勋章(1993)、莫尔森奖(1997)、欧·亨利短篇小说奖(2003)等许多荣誉,还成为美国文学艺术协会的荣誉成员和加拿大皇家文学协会的成员。

为您推荐

《圆屋》

《圆屋》 : 《圆屋》以北达科他州印第安保留地为背景,记述了杰拉尔丁一家一段噩梦般的经历。杰拉尔丁是保留地负责部族成员注册的人口登记员。1988年的一天,她在外出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被一个名叫拉克..

约翰逊,E.P.

约翰逊,E.P. : 生于安大略省印第安人保留地,卒于温哥华。父亲是保留地的印第安莫霍克部族的酋长,母亲是英国人。约翰逊仅受过7年正规学校教育,但父亲藏书极为丰富,母亲文化素养高。她12岁之前就阅读了大量..

塞克斯顿,A.

塞克斯顿,A. : 生于马萨诸塞州牛顿。幼年大部分时间在波士顿度过。1947年,她进入波士顿的加兰学院学习,1年后因结婚离开学院。此后,她曾在波士顿地区的一家艺术机构做过模特。1953年,她在产下长女之后得了..

阿维森,M.

《燃烧的水》

《燃烧的水》 : 小说以历史文献为基础,详尽描写了1791~1794年温哥华为勘测美洲大陆西北部地区而作的探险,生动地叙述了主人公温哥华的怪癖性格,他航海过程中发生的种种事件,以及如何无法适应异国他乡陌生..

《在撒旦的阳光下》

《在撒旦的阳光下》 : 小说分为三个部分。楔子《穆舍特的故事》写外省少女穆舍特受卡迪尼昂子爵的诱惑而怀孕,不得不躲到子爵家里,却因过于绝望而杀死了他。后来她成了医生加莱的情妇,但这个新情人胆小..

萨吉森,F

萨吉森,F : 生于汉密尔顿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卒于奥克兰。曾做过律师助理。1927年前往英国,1928年回国后,从事过帮工、种菜、打杂等多种体力劳动。萨吉森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主要是短篇小说,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