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伯哈特,R. :
生于明尼苏达州奥斯汀,卒于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他先就读于达特茅斯学院,后又在剑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31~1932年,他曾一度担任暹罗(今泰国)国王拉玛七世儿子的家庭教师。1933年起,他在马萨诸塞州私立名校圣马可中学任教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海军服役。退役后曾在岳父开办的企业内担任经理、副总裁。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他先后在华盛顿大学、布朗大学、塔夫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等高等院校任教和担任驻校诗人,直到1971年正式退休。
1930年,埃伯哈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地的勇敢》。在此后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里,他一共创作20多部著作,其中包括10余部诗集。他的诗歌创作为他赢得了美国诗歌界几乎所有重大奖项和荣誉,包括博灵根奖(1962)、普利策奖(1977)、国家图书奖(1977)等。1959年,他担任国家文化中心艺术顾问委员会委员。1959~1961年,他出任美国国会图书馆诗歌顾问,即后来的美国桂冠诗人。1982年,他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埃伯哈特步入诗坛的30年代,正是现代主义诗歌如日中天之时,但埃伯哈特却承继了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的衣钵。在他的作品中,充满对自然世界与人类心灵沟通的华兹华斯式沉思,对个人情感创伤和人类悲剧的丁尼生式悲悯,以及对宗教、永生和死亡等主题的布莱克式神秘体验。同时,他对当代人心灵世界和生存体验的精致描画又让他的诗歌在传统之上带有浓厚的现代气息。他是传统诗歌的忠诚坚守者,创作成就得到广泛承认,为传统诗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传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埃伯哈特在创作质量的稳定性上略嫌不足。他喜好即兴,善于捕捉电光火石般的灵感乍现,有时便难免草率、粗糙,缺乏打磨和提炼。他善用警句、追求思想的深度,有时又落入拖沓、冗长,偏爱陈词滥调的窠臼。
埃伯哈特为人和善,心胸宽广,成名之后对年轻一代诗人多有提携。1956年,他曾受《纽约时报》委托,赴西海岸了解刚刚兴起的垮掉派诗人群体。他对以A.金斯伯格为代表的垮掉派诗人赞誉有加,在金斯伯格的《嚎叫》遭受众人抨击的时候勇敢地为之撰文辩护,赢得了后人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