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原型批评 : 当代西方最重要的文学批评流派之一。最初流行的称谓是“神话批评”,泛指那种从早期的宗教现象(包括仪式、神话、图腾崇拜等)入手探索和解释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起源和发展的批评、研究倾向。1957年,加拿大学者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中系统阐发了该派的批评理论,正式确立了以原型概念为核心的“原型批评”观。此后,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成了两个并行不悖的同义词。神话原型批评作为一种文学研究的途径或文学批评的方法,起源于本世纪初的英国,在战后兴盛于北美,成为取代统治文坛多年的新批评派的一个新的派别。美国文论界权威人士韦勒克认为,从影响及普及程度上看,神话原型批评同马克思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鼎足而三,是仅有的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神话原型批评的心理学渊源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学说。荣格把人的无意识结构划分为两层:表层是“个人无意识”,包含有个人特性;深层是“集体无意识”,它和个人无关,是所有地方和所有个人皆有的大体相似的内容和行为方式,由于它在所有人身上都是相同的,因此它组成了一种超个性的共同心理基础,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荣格认为,在这两个层次的无意识中,处于深层的集体无意识对人起着决定作用。可以从一些迹象去推测集体无意识的存在。神话、图腾崇拜、怪诞的梦境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它们就是集体无意识显现的形式,因此又被称为“原型”。按上述观点推论,作家既是种族的成员,而集体无意识又比个人无意识影响大得多,他在创作中就一定会受到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的支配。文学创作本来就是创造性幻想得到自由表现的地方,那么原型一定可以在文学作品里找到。这样以来,不但作家创作的秘密解决了,而且文学作品魅力之谜这个秘密也同时获得了解决。伟大的作家之所以写出伟大的作品,是因为他在集体无意识的影响下,不自觉地在作品中体现了某些原型,触及了种族之魂。而读者在读到这类作品时,原型触动了他们潜藏至深的集体无意识,于是世世代代积淀起来的、比个人心理经验更为强烈的集体心理能量被释放出来,他们的心灵最深处受到了震撼,一种奇妙的解脱感油然而生。神话原型批评的另一个理论来源是人类学,这方面对神话原型批评贡献最大的是英国人类学家詹姆士·弗雷泽的《金枝》。弗雷泽在书中追溯神话与仪式的源头,他看到古代各民族都有死而复活的传说,例如古希腊人每年在收获葡萄的秋天举行仪式,祭祷酒神狄俄尼索斯,既表现他的受难与死亡,又欢庆他的复活。他认为这与春夏秋冬四季循环有关。后来弗莱在《批评的解剖》一书中融汇了荣格与弗雷泽的主要观点,把它们化成了具体可行的批评途径。他的理论核心位于从神话到文学这条线索上,因而人们称原型批评为“用神话的眼光看文学”。弗莱对来源于祭祷仪式的神话进行考察,发现象征昼夜更替与四季循环的故事(从神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到复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它包含了所有文学中的一切故事。后世各类文学作品要末是以各种方式讲着这个神由生而死而复活的故事,要末就是讲着这个故事的某一部分。弗莱进而把神话分为四种故事的情节结构:“喜剧”、“传奇”、“悲剧”和“讽刺”。“喜剧”讲神的诞生和恋爱,它对应充满欢乐和希望的春天;“传奇”讲神的历险与胜利,对应富于梦幻般神奇色彩的夏天;“悲剧”讲神的受难与死亡,对应崇高悲壮的秋天;“讽刺”表现神死而未生的混乱阶段,对应冬天。这四种情节结构与由神变来的五种主人公类型,构成了文学作品的本原,也就是原型。原型在文学中不断出现、重复或反复运动,形成文学传统,因此各种文学都具有普遍的原型或循环演变的程式。既然如此,弗莱给批评家提出的任务,便是从作品中辨认出它的基本文化状态,寻找反复出现的原型因素,亦即神话和仪式的因素,发现那些具有原型意义的象征、主题和情节。要做到这一点,就不能把每部作品都孤立起来看待,而必须把它们置于整个文学的关系中,从大处着眼,从宏观上把文学视为一体。事实上,那些反复出现的原型就像纽带,自会把一首诗同别的诗联系起来,从而有助于把我们的文学经验统一成一个整体。因此,原型批评是一种宏观的文学批评,它总是要突破文学作品本身的局限,达到一种对文学总体轮廓的清晰把握。从这个角度上说,弗莱把批评看成是思想和知识的一种构成,是由归纳对文学领域的观察结果而构成的综合意见。观察越多,对文学领域的内在联系便越清楚,批评也就越有分量。
神话原型批评重视文学的传统及文学批评的宏观性与系统性,它把文学批评与文化人类学结合起来,开拓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空间,对现代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