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体裁的发展(语言)

注疏体裁的发展(语言):

训诂体式分为两大类,即通释语义的专着和随义释义的注疏。注疏体裁有:传注体、章句体、音义体、集解体、义疏体、评注体、校注体。汉代训诂通行传注体和章句体。传注体传通经义,朴实简约,如《毛传》。章句体分章释句,概括意旨,便于理解,如赵歧《孟子章句》,王逸《楚辞章句》等。汉末以后出现了音义体,既释义又以反切注音,如服虔《汉书音训》、孙炎《尔雅音义》、陆德明《经典释文》。魏晋南北朝起,出现了汇总前代各家解说的集解体,如何晏《论语集解》、裴骃《史记集解》。南朝梁代,盛行开座讲经,出现义疏体,疏通经义,既释正文,又释传注,如皇侃《论语义疏》。章句体在宋代又有发展,朱熹采用次其简编、发其归趣、补其阙略、释其词句的方式,撰《大学章句》、《中庸章句》。明清出现了评注体,采用夹注、旁批、眉批、总评、圈点的方式,如吴楚材《评注古文观止》。清人将校勘与注释结合起来形成校注体,如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近人马叙伦有《老子校诂》。为便于普通人读懂古籍,近现代又产生了有注解有译文的译注体裁,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为您推荐

当代《尔雅》研究(语言)

当代《尔雅》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来的《尔雅》研究。已发表一部专着、四十余篇论文以及一些训诂通论中的有关章节。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1)《尔雅》的性质、作者和产生时代。有人认为《尔雅》是启蒙教科书,有人认为是..

辞书编纂中国化问题讨论(语言)

辞书编纂中国化问题讨论(语言):辞书学问题讨论之一(1982-1984年)。1982年11月,《辞书研究》1982年第六期发表杨祖希的《中国式专科辞典的释义》,发起了关于辞书编纂中国化问题的讨论。讨论的中心问题:(1)要不要提辞书编纂..

当代训诂学(语言)

当代训诂学(语言):训诂学史分期之一。指1949年以来的训诂学。理论方面的着作有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陆宗达《训诂简论》,张永言《训诂学简论》,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初稿》,吴孟复《训诂通论》,白兆麟《简..

当代古汉语词汇学研究(语言)

近现代训诂学(语言)

近现代训诂学(语言):训诂学史分期之一。一般认为这一时期为训诂学的革新时期。近代西学东渐,训诂学因受西方语言学影响,在段王研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附庸地位,发展为以文献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现代训诂学又进一步发..

汉语文献词义学(语言)

汉语文献词义学(语言):以汉字字形为讨论问题的起点,运用形音义结合的原理,并以材料的系联和比较为基本方法考究汉语词义的学科。陆宗达、王宁提出:训诂学是文献词义学的前身,文献词义学是训沽学在今天的发展。它要运用古代..

清代训诂学(语言)

清代训诂学(语言):训诂学史分期之一。一般认为这一时期为训诂学的复兴时期。清人几乎把所有留传下来的古代文籍都重新作了文字和语言的考证。通释语义的着作数量远远超过前代,体例也比前代完备。注释前代训诂专着的有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