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术语。用于以同义词释义。其形式为“甲,亦乙也”,其中“甲”是被释者,“乙”是释者。“乙”往往已出现于上文或在本句中,再用它来解释新遇到同义词或近义词。如《诗·王风·中谷有蓷》:“遇人之艰难矣。”毛传:“艰,亦难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郑注:“怀,亦安也。”
亦(语言)
亦(语言):
训诂术语。用于以同义词释义。其形式为“甲,亦乙也”,其中“甲”是被释者,“乙”是释者。“乙”往往已出现于上文或在本句中,再用它来解释新遇到同义词或近义词。如《诗·王风·中谷有蓷》:“遇人之艰难矣。”毛传:“艰,亦难也。”《周礼·天官·大宰》:“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郑注:“怀,亦安也。”
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声训条例之一。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形声字,其形声兼有会意。所谓正例,就是由声符可以直说字义的,如“翖”为羽曲,从羽句声。“句”本有曲义,不待假借,即兼会意。至于形声字声符无义可说者,黄侃以为..
犹(语言):训诂术语。其用法有五:(1)用于解释同义词、近义词。如《诗·召南·羔羊》:“羔羊之革。”毛传:“革犹皮也。”(2)用引申义释本字。《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
变文(语言):①古书异例之一。主要包括:(1)用字错综。有的为避前后重复或增添文章色彩,引用前人文辞时有意改变某些词语。如《汉书·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静言令色”原用《论语》“巧言令色”之文。变..
传(语言):①注疏体式之一。亦指解释经文之书。解释词语,阐述经义。如《毛诗诂训传》、《韩诗内外传》。有的“传”还在解释词语的基础上叙述历史事件,对原书作重要的补充。如《春秋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