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言(语言)

重言(语言):

也叫“重语”、“重文”。两个相同的汉字叠用。分为两类:(1)叠词。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音词重叠,其意义基本上是单音词意义的叠加,但增添了新的附加意义。如“渐渐”、“岁岁”等。(2)叠字。两个形音完全相同的单字重叠,其意义与单字意义没有关系,往往随文释义。如“离离”,在《诗经·王风》“彼黍离离”中,是累累下垂的样子;在《楚辞·九叹》“心离离兮”中,又是忧伤的样子。并且常用来摹状表声,如《礼记·檀弓》中的“充充”,悲伤的样子;《诗经·秦风》中的“交交”,鸟鸣声。

为您推荐

亦(语言)

亦(语言):训诂术语。用于以同义词释义。其形式为“甲,亦乙也”,其中“甲”是被释者,“乙”是释者。“乙”往往已出现于上文或在本句中,再用它来解释新遇到同义词或近义词。如《诗·王风·中谷有蓷》:“遇人之艰难矣。”毛传..

隐(语言)

隐(语言):也叫“音义隐”、“表隐”、“隐义”、“背隐义”。注疏体式之一。解释前人隐而未发之义。《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姚振宗云:“齐梁时隐士何胤注书,于卷背书之,谓为隐义。背隐义之义盖如此。由是推寻,则凡称音隐..

互相明(语言)①

互相明(语言):即“互文”。如《仪礼·乡射礼》:“弟子自西文应曰:‘诺’。”注:“获者许诺,至此弟子曰诺,事同,互相明。”..

形声字正例必兼会意(语言)

犹(语言)

犹(语言):训诂术语。其用法有五:(1)用于解释同义词、近义词。如《诗·召南·羔羊》:“羔羊之革。”毛传:“革犹皮也。”(2)用引申义释本字。《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赵歧注:“老犹敬也..

校(语言)

校(语言):注疏体式之一。指考核古书。包括:(1)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如正考父的校《商颂》。(2)校对文字,改正脱误。如子夏读“三豕渡河”,谓“三豕”当作“己亥”。刘向父子校群书,则两者兼而有之。训诂家注解古书往往都要校..

变文(语言)

变文(语言):①古书异例之一。主要包括:(1)用字错综。有的为避前后重复或增添文章色彩,引用前人文辞时有意改变某些词语。如《汉书·翟方进传》:“兄宣,静言令色,外巧内嫉。”“静言令色”原用《论语》“巧言令色”之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