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话单音词词汇》 :
全书分两大部分:“说明书”和“词汇”。“说明书”分两章:第一章“汉语的词”,论析了字跟词的分别、词的定义和鉴别等;第二章“单音词的词类”,把汉语的词分为名词、变化词、形容词、指代词、副词、作用词、杂词等类。“词汇”部分按音序详细罗列了北京话的单音词和单音词根,并附有例句,说明每一个词或词根的用法。
此书有如下特点:
①语料丰富可靠,全用地道的北京口语。作者花多年时间收集了大量的北京话口语语料,书中收录例句6000多条,“差不多全是从老百姓的口语里听来的”,并有精当的辨析。这对汉语语法研究和当时的汉语拼音的运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也为20世纪30~50年代的北京话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资料。
②方法论上具有开创性。“说明书”阐述了一种分解和鉴定汉语单音词的原则和方法:“同形替代”。比如,要判断“我吃饭”中的“吃”是不是一个词,就可以用下面的同形替代式:
我吃饭 | 我吃饭 |
我吃面 | 我盛饭 |
猴儿吃花生 | 我煮饭 |
…… | …… |
左边一组句子是把“吃”周围的成分替代出来,右边一组句子是把“吃”替代出来。通过这套手续可知,“吃”是句子里比较可以独立的成分,是一个词。“词”就是“同形替代的法子的最后产品”。该方法尽管存在若干问题,但作者首次提出了一套法子,就如何提取汉语中的词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这在当时实属不小的创新。
此外,作者很早就提出“字”跟“词”的分别,这种现代语言学的眼光,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即便在当代,也不过时。
③对构词法的研究做出了创新性的尝试。“说明书”的“附录”归纳了26类“名词附加在名词上的格式”,比如“乙是属于甲的”(“笔架”)、“甲是乙的一种”(“梅花”)、“甲是乙的一个”(“树林子”)。这样从成分之间的概念关系上进行刻画,对后来的构词法研究有很大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