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词 :
汉语中的古语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古汉语中使用过,但现代一般已不再使用的词语。因为这类古词所代表的事物、现象等在现代生活中还存在,只不过现在改用现代汉语的词语来称呼了,所以每一个古词在现代汉语里都有跟它相当的同义词,而古词之所以变成古词也是受到这些同义词排挤和取代的结果。例如:目~眼睛、面~脸、口~嘴、日~太阳、犊~小牛、雉~野鸡、汤饼~面条儿、食~吃、饮~喝、伐~砍、辛~辣、盈~满、寒~冷。还有一些古词,到了现代汉语里,变成现代汉语词语中的一个构词语素,即古词是单音词而现代词是双音词。例如:鼻~鼻子、舌~舌头、耳~耳朵、眉~眉毛、唇~嘴唇、肤~皮肤、鼠~老鼠。这类古词一般很少在口头上使用,但可以用于特定的书面语,表示庄重的感情色彩和典雅的文体风格。
第二类是表示本民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了的事物、现象或概念的词,在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当的同义词,这类词也称为“历史词”。例如“晷”“樽”“笏”“祭坛”等古代器物名称,“门阀”“科举”“九品”“进士”“举人”等古代典章制度名称,“宰相”“太尉”“司马”“御史”“巡抚”“知县”等古代官职名称,“弩”“矛”“殳”“刁斗”等表示武器和其他军事装备的词语,“轩辕”“精卫”等一些历史上出现过的神话传说中的人或事物的名称等。这些词语在日常交际中较少使用,只是在说明解释历史现象、事物、事件、人物时用到,主要应用于有关历史的学术著作、历史小说戏剧或者特定的外交场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