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大词典》 : 《牛津英语大词典》(安普尔福思学院馆藏)
《牛津英语大词典》由詹姆斯·默雷等主编。其设想始于1857年。当时,英国语文学会决定编写一部反映语言历史信息的新词典,最初定名为《新编历时英语词典》,后来改名为《牛津英语大词典》,于1884~1928年先后以分册的形式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于1933年又出《补遗》1卷,至此共出齐第1版12卷。在1986年在1版的基础上又出《补编》4卷,1989年把补编内容编入正文,正式推出第2版。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于1998年左右采用数字化技术开始第3版的修订,并于2000年3月上线运行。这部词典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称赞,赢得了“词典中的圣经”的美誉。
《牛津英语大词典》第1版(含补编版),收词 414 825 条,引例 1 827 306 条,共 15 487 页;第2版收录301 100个主条目,近20万条短语和词组,总收词量达50万余条,引例近250万条,共计21 728页,分20卷出版。词典规模大、收词覆盖面宽,收录了出版前已知的所有进入到英文中的词汇,以及该词的来源和演变(1989年版前言)。收词源自《圣经》、报纸、期刊、政府文件、古书手稿、名人书信集和日记等文字材料,客观地记录了历史上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学者、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教徒等当时写作用词的状况。
《牛津英语大词典》的注释和释义十分详尽。条头部分包括词头状态符号(是否废弃不用的古语,是否未完全英语化的外来语等);基本注释包括发音(国际音标,同时还给出非英国用法的发音)、词类、同音词序号、标记(使用场合、地区、词类、频率等)、变体(包括不同于词头形式的古体或现流行体、不规则发音和复数形式等)、词源,各类信息共计40多项,有些项目下还有一些子信息,譬如仅义项标签就有200多项:专业领域有22类118项、语言区域13项、来源有12类58项、语用/语体18项。由于它是历时性词典,因此对语词的历史发展描述尤为详尽。如“apple/苹果”在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形式就有60多种。对于词汇的释义也极尽详细,其中“set”一词就有400余项释义。很多词从公元八九世纪释起,每一义项都会按历时顺序将每百年中的1~2个语言用法实例引作例证。
《牛津英语大词典》还积极推动数字化出版。1982年开始,牛津大学出版社就着手把词典内容全部电子化,并于1992年推出了光盘版。2000年3月,OED在线版正式上线运行。迄今,该词典一直都出于修订中,并保持每一季度更新一次修订内容。
网络版的《牛津英语大词典》有几个特点:①完整性。全面、系统地呈现了纸质《牛津英大语词典》第2版的20卷的内容,并实时吸收修订中第3版的增补信息。②历时性。60余万词条和300余万个例句都是从跨度1000多年的历史文献中选取的,词条的义项划分、排列,以及释义和例证都是严格按历时方式组织的。③时代性。重视描写全球英语的词汇变化,把收词扩展至艺术、科学、医学、历史、社会科学等专业领域,改变以前词典重语言轻百科的做法,广泛收录一些倍受瞩目的术语及新的科技词汇。④扩展性。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的优势,使词典一直出于开放扩展的状态,接纳这个日新月异时代每天产生的新词汇、新知识、新信息;目前,词典总词汇量已经由原来的50余条万扩展到60余万条,例句由250万扩展到300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