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 :
对社会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进行提炼和加工,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让学生从中获得积极情感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情境教学法起源于结构主义的语言观,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于1930~1960年间提出并逐步发展形成,其理论依据为情感和认知的相互作用、认知的直观性原理、思维科学的相似性原理、有意识与无意识统一等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情感对认知活动存在促动、强化、调节等三方面功能:即积极、健康的情感对认知活动起启发和促进作用,而消极、不健康的情绪对认知活动起阻碍和抑制作用。情境教学法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者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习者主动参与的快乐体验。从方法论看,情境教学法利用客观存在对学习者主观意识的作用,通过优化客观情境影响学习者的认知心理,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意识层面上,情境教学法强调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有意识的学习,并调动下意识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使得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
在教学实践中,情境的创设方法有:生活展现情境、实物演示情境、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角色扮演情境和语言描述情境等。从不同情境在教学实际中的具体应用来看,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长、认知体验的增加,情境创设的直观手段逐渐减少,单纯语言描述带入情境则逐渐增多。
情境教学法因为强调情境对于语言结构习得和口语教学的作用而获得众多语言教师的青睐。但是,转换生成学派对情境教学法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支撑情境教学法的结构主义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均无法解释语言生成性这一基本属性。儿童并不是通过重复或建立语言行为习惯才习得语言的,语言学习必受益于天生的语言习得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