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相体 :
每节包括两个三言、一个七言、一个四言、一个七言共五个句子,一般一、二、三、五句押韵。因《荀子·成相》篇而得名,起源与“相”的原始含义有关。《说文解字》:“相,省视也,从目木。”联系“瞽必有相”,则“相”乃瞽者所持助行探路之木,吟诵时亦可顿地助节。后来凡能在演奏时助节的器具亦称“相”,如《礼记·乐记》曰“治乱以相”,郑玄注:“相即拊也,亦以节乐。”“成相”即击相,亦指击相时所吟的歌谣。《礼记·曲礼》中的“邻有丧,舂不相”。俞樾说:“古人于劳役之事,必歌讴以相劝勉,亦举大木者呼邪许之比,其乐曲即谓之相。”(王先谦《荀子集解》)源自舂米、打夯、捣衣时等用以协力的劳动号子,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谣歌。
成相体三三七四七的句式构成也有一个形成、固化的过程。《老子》二十八章的三三四四五句式、《逸周书·周祝》三三七句式皆是成相体的先声。标准的成相体以《荀子·成相》和1975出土的《为吏之道》为代表。《荀子·成相》共有56节,每节5句24字,如第一节为“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下面的每节基本都是这样的句式结构,杂论君臣治乱之事。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中有一篇训诫官吏的文字,考古学家命名为《为吏之道》,其中有8节成相辞,形式与《荀子·成相》篇完全相同,说明这种形式并非荀子首创,而是战国人们喜闻乐见、广泛流行的文学形式。
成相体多为格言谚语的集锦,以道德教化、行为规劝为其内容,并用赋诵的方式传播到社会各阶层。节奏鲜明,顿挫有力,朗朗上口,适合宣传、劝诫类的内容,是中国说唱文学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