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于冰 :
出身官宦之家,少禀异才,却因触犯严嵩,仕进无路,又感人生无常而离家访仙学道,后在人间广积功德,劝化多人改邪归正,终成正果升仙。
冷于冰是由士子厌弃俗世人生而修道成仙的人神兼备的形象。作为修道者和神仙形象,他看透人生,要摆脱烦恼痛苦,追求精神自由,肉体长生,在修道中不断消去俗形凡质,养炼道气仙身;以法术除妖灭怪,济人救世,广积阴德,最后成为大罗金仙。而作为士人形象,他才华横溢,热衷功名,抱负远大而怀才不遇,愤恨奸佞;虽已出家却有强烈的用世之心,他拯溺济焚,救度众生,干预军政大事,安民保国,帮助困厄中的文士建功立业,也不忘儿孙们的功名富贵。他的封建正统观念、尊卑等级思想浓厚。冷于冰在人间完成的济世功德,正是封建时代文人的人生理想和政治抱负,他是作者人生理想的化身。这一形象在遇仙之前,具有较多的现实性;而在修道后则偏于理念化、完美化,显得比较苍白,但也反映出作者对于现实失望后转向精神世界,建构人生理想,寄托情感怀抱的文人心理。
同时,冷于冰作为一个功能性人物在全书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修道过程中从其本人直接活动的主线,按度人、济世两个方向生发出了许多支线。由度人这一方向生发出连城璧、金不换、温如玉的侠义和世情小说故事,由济世这一方向生发出朱文炜、林岱和林润等由世情转入历史演义的军事、政治斗争的故事。这些支线还进一步生发出分支线,两大方向上各支线的故事都与冷于冰修道主线有某种程度联系,而又有独立性,有时支线与支线、支线与主线相重合或交叉,有时则同时分头展开,而最后皆聚结到主线上,使众多的人物和纷繁的事件整合在修道故事的框架中,构成较为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