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用说

    无用之用说 :

所谓无用,指文艺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利益,是无用的;但从人的精神需要来看,文艺具有更高的功用,能够起到提升和完善人格结构的作用,这就是无用之用。语出《庄子·人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其哲学思想源于《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和“无之以为用”的有无辩证观。

在西方,无用之用说表现在康德的审美无功利思想中。康德认为,审美是不计较任何利害关系而使人愉悦的,这种不计较的利害关系指快感和道德感等,即审美是无功利的,但是审美又是符合人的主观心理结构中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是和谐的。这也说明了审美虽是无功利的,但是其内在的符合人的心意机能的自由和谐,是有用的。

康德认为审美给“作为一个人格的生存的存在以绝对的价值”,“它在自身里面带有最高的利害关系”,审美在提升人格结构,促进人格完善方面具有很大的价值。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提出文学能够“涵养人之神思”,也是对文学无用之用说的表达。郭沫若说:“一切艺术虽然貌似无用,然而有大用存焉。它是唤醒社会的警钟。”(《沫若文集》第10卷)丰子恺在《绘画之用》一文中也说:“纯正的绘画一定是无用的,有用的不是纯正的绘画。无用便是大用。”是一种崇尚审美价值的艺术观。

为您推荐

逸 : 最初用于人物品评,《论语·微子》有“逸民”之目,指“节行超逸”者(何晏《论语集解》)。东汉以后隐逸之风渐盛,逸由人物品评扩展到文艺批评。三国魏曹丕称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与吴质书》),由其人..

观物

观物 :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观物可以追溯到先秦典籍,如《老子》《庄子》《周易》等。《老子》第五十四章提出:“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观有..

改良群治说

改良群治说 : 语出梁启超1902年发表于《新小说》创刊号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文中提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主张从小说革命开始来改良社会。“群治”,语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下..

《文学研究法》

巫术说

巫术说 : 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1832~1917)在他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他指出,原始的野蛮人由于受到一种万物有灵的独特思维方式的支配,创立了各种图腾崇拜、魔法、禁忌、仪式等活动,用以与神灵..

文艺价值

文艺价值 : 作为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特殊形态,文艺价值有其独特的生成系统。由于文学艺术活动旨在创造合目的性的精神价值的形式,所以它不像物质生产,着眼于主体对客体的现实的物质改造;也不像其他精神生..

《论文杂记》

《论文杂记》 : 刘师培(1884~1919)著,1905年分载于《国粹学报》,1928年出版单本,后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共24则,把历代作家都归入《汉书·艺文志》所列先秦诸子的“九流十家”中的某一家。在文学观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