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风词话》

    《蕙风词话》 :

况周颐(1859~1926)著,写定于1924年。共5卷。1936年,《艺文》月刊又连载《蕙风词话续编》2卷,均收入《词话丛编》。《蕙风词话》继承发展了常州词派的词学思想,主要内容大致如下:

①论词的审美形态。况周颐继承王鹏运等人的思想,在词的审美形态上推崇重、拙、大。“重”指作品中表现的思想感情深沉厚重,“在气格不在字句”,有时又称凝重。他又把重解释为沉着和致密,所以重还包括学力和艺术修养等综合能力的雄厚积累,从而不假锤炼,自然地发之于外。而“”指自然纯朴。拙不是天然的自然,是在思想感情和各种素养深厚积累之后的自然。“”指由于才情、学力、情感寄托的雄厚而产生的宏大气象。所以重、拙、大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解释。况周颐又把词的理想形态发展为穆境,穆兼有深、静、高、邃等涵义而又因之以达极致。在词境的创造上,他重申传统的情景说,强调情景交融,以景写情。这个意义上的词境是从作品形态方面说的,词境的另一含义是从主体心境方面说的。

②论创作的主体条件。况周颐提出词的创作首先要具备词心和词境。词心是主体受到风雨、江山等外在自然景物的感发而产生的不可遏止的创作冲动。词境的第二个意义与词心接近,都指某种特征化的景物触发了主体的思想感情而产生的心物交融的精神状态。但词心强调情感由于蓄积酝酿而产生的表现冲动,而词境更侧重于创作时虚静的创作心境以及在这种心境中偶然产生的灵感状态。与词心和词境的不得已状态相联系,况周颐又发展修正了常州词派的寄托说,认为词贵有寄托但又不强求寄托。寄托是不能自已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寄托而寄托。寄托价值的有无,决定于性情、性灵之真,“真字是词骨”。而这种真情实感,产生于作者独特的身世之感。此外,况周颐又把以上几个方面结合起来,认为词的创作需要天资、学力、阅历和“目前之境界”。词境的有无,在一定程度上有天赋的成分,人力无可奈何。但中年以后,天资就不可靠,词的境界就主要取决于学力、阅历和人生态度。

③论创作技巧和学词途径。况周颐认为“词中求词,不如词外求词”。词外求词,指“多读书”和“谨避俗”,即前述学力和独特的性情。词中求词是具体的学词技巧,即词笔。 他主张结构章法要疏密相间,以密为主。起句宜实不宜虚,结句宜含蓄空灵,转折要圆、暗。词笔不宜直率,但又不能刻意曲折,“经意而不经意”最难。他说“学填词,先学读词”,这样就能通过对经典的涵泳玩味在无意识中掌握创作规律。他认为唐五代词高不可及,不易学也不必学,初学者应从两宋入手。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学词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先求妥帖停匀,再由和雅深秀达到精稳沉着,“初学作词,最宜联句、和韵”等。

通行版本为196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取正续两编为一集,统名《蕙风词话》,与王国维《人间词话》 合刊出版的版本。1991年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第2、3期又载屈兴国辑《蕙风词话补编》75则。

《蕙风词话》

为您推荐

远 : 渊源自道家、玄学。老子形容道为:“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老子》第二十五章)魏晋玄学大兴,有玄远、清远、通远、旷远等说法,用以形容名士忘怀世情、高蹈出尘,刘勰评价阮籍“嗣宗俶傥,故响逸而调远..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无我之境 : 二者的产生根源在于观物方式的不同,而且二者所代表的美感性质也有不同。北宋理学家邵雍在其《观物篇》中提出两种不同的观物方式:一种是以我观物,另一种则是以物观物。 他认为:“以物..

古雅说

古雅说 : 语出王国维《古雅之在美学上之位子》:“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故古雅者,可谓之形式之美之形式之美也”。他所说的古雅,就是艺术的形式之美,因艺术的形式相对于自然的形式而言属于第二种形式,..

无用之用说

逸 : 最初用于人物品评,《论语·微子》有“逸民”之目,指“节行超逸”者(何晏《论语集解》)。东汉以后隐逸之风渐盛,逸由人物品评扩展到文艺批评。三国魏曹丕称刘祯“有逸气,但未遒耳”(《与吴质书》),由其人..

观物

观物 : 作为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观物可以追溯到先秦典籍,如《老子》《庄子》《周易》等。《老子》第五十四章提出:“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观有..

改良群治说

改良群治说 : 语出梁启超1902年发表于《新小说》创刊号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文中提出:“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主张从小说革命开始来改良社会。“群治”,语出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