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真实性 :
既是对文学品格的基本要求,又是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由于真与善都是美的内在基础,所以只有遵循真实性原则创造出来的文学作品才具有认知价值,从而使读者产生信任感、认同感。同时,也只有具有真实性的作品才具有审美价值,从而使读者产生美感。真实性是文学的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产生、实现的前提。真实性可以说是文学的生命。
文学的真实性源于生活的真实,但不等于生活的真实。生活真实广义上泛指生活中一切已然的事实,无论是必然还是偶然,是本质还是现象,都是生活事实;狭义的生活真实指具有必然性的、体现了生活本质规律的生活事实,即鲁迅所说的生活“真相”、生活“真义”。文学可以反映生活中一切已然的事实,但文学真实拒绝凡事必录、依样照抄,要求通过艺术的加工创造反映体现“真相”和“真义”的生活事实。这是文学真实性或艺术真实的本质内涵,即内蕴的真实。
为达到内蕴的真实,作家必然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感悟和依照一定的审美理想,遵循美的规律,对生活事实进行选择、取舍、提炼、发掘、集中、概括和虚构、想象等变形和重构,也就是对生活主观化、假定化、概括化和诗化。文学真实体现为一种主观的真实、假定的真实、概括的真实和诗化的真实同内蕴的真实的统一。
①主观的真实,指文学作品反映的生活都是被主观化的生活。“月是故乡明”“黄河之水天上来”“人比黄花瘦”“白发三千丈”等,就是主观化的,用科学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文学创作作为人对客观世界的情感体验却是真实的,是诗人主观情感逻辑化的结果。
②假定的真实,指文学作品通过假定性艺术情境反映生活的真实。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情境都是假定的,《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西游记》中的花果山是假定的,《阿Q正传》中的未庄是假定的,《变形记》中主人公变为甲壳虫和《牡丹亭》中杜丽娘因梦为爱情而死、又死而复生的情节是假定的,《高老头》中父女关系变化的情节也是假定的。但是,文学作品中的假定情境是某种社会生活的缩影,或某种现实关系的映照,只要符合生活的内在逻辑或人的情感逻辑,就具有真实性,如鲁迅所说,是“以假为真”“假中见真”。
③概括的真实,指作家在表现某一对象鲜明独特的个别性时,把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集中综合到这一具体对象上,使之成为既有独特的个性又具有普遍性的艺术形象。这样,作家创作的艺术形象就能以一见多,以小见大,具有某种普遍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如阿Q的形象综合了现实生活中阿桂、桐少爷等许多国民的精神麻木症状,因而他不再是现实生活中阿桂、桐少爷的个别人的样子,而是比实际生活中任何一个阿Q式人物都更具典型性的人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的阿Q的熟悉的影子。虽然阿Q在现实生活中查无实人,似乎“不真实”,但它越具普遍性、越典型就越真实。
④诗艺的真实,指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处理实际生活,使艺术形象虽是实际生活的变形或背离却具有生动性、逼真性和深刻性的真实。在叙述方式上采用倒叙,在结构上采用心理时空结构,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采用夸张或荒诞化,对无生命事物的描绘上采用拟人化等技法,往往可以达到这种效果。鲁迅的《祝福》采用倒叙方式,先写祥林嫂之死,再回头叙述其悲惨的一生,虽不符合生活事件发生的客观顺序,却突出了悲剧气氛,深化了主题;王蒙的《布礼》按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结构小说,打破了客观时间秩序和空间变换顺序,虽违背生活实际,却符合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E.尤内斯库的《秃头歌女》中一对夫妻某次见面时居然互不认识,交谈中才逐步了解了对方的住处,最后才“发现”彼此是同睡一张床的夫妻,这种夸张和荒诞的艺术手法反而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中人与人关系不可沟通的本质性问题。“月是故乡明”“白发三千丈”等虽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却是充满了诗情的心理真实。凡此种种,都是文学特有的诗艺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