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亡女苏菲》 :
作者高兰。1942年3月29日刊于重庆《大公报》“战线”副刊。收入1944年1月重庆建中出版社出版的《高兰朗诵诗》。武汉失守后,高兰全家迁移到了重庆。这是国统区大后方的中心,但普通百姓却没有自由民主,更没有生活保障。诗人工作无着,一家人居无定所,度日艰难。由于生活窘迫,年仅7岁的爱女苏菲因患疟疾,无钱无药医治而亡。高兰痛不欲生,含泪把她葬在重庆歌乐山下。1942年3月,在女儿逝世一年后,高兰含着血泪创作了他的代表作长诗《哭亡女苏菲》。
《哭亡女苏菲》整首诗回荡着诗人悲凉的呼唤,细腻而缠绵地抒发了一个慈爱而无助的父亲对孩子的深切怀念和愧痛之情。诗歌开篇便是一段呼唤:“你哪里去了呢?我的苏菲!/去年今日/你还在台上唱“打走日本出口气”!/今年今日啊!/你的坟头已是绿草萋迷!”由此,苏菲的命运与抗战流亡中成千上万的流亡家庭的命运连结在一起,诗人也因此跳出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把对亡女的怀念之情和反映广大人民悲惨遭遇的群众情感结合起来,以个人的哀痛概括了民族的忧患,强烈控诉了日寇的疯狂侵略和国民党政府的黑暗统治。接着,诗人展开了对孩子生活片段的追忆:女儿的书包和衣裙,治病时无望的悲伤,棺木入土的情景,往日饥寒交迫的种种场面。并用联想和想象与生活细节的描述相呼应,强化生活的残酷与悲凉:“告诉我!孩子!在那个世界里,你是否还是把手指头放在口里,呆望着别人的孩子吃着花生米?望着别人的花衣服,你忧郁的低下头去?”诗人用含泪的笔勾画出他眼中的景致:风寒草黄、雪落燕去、寒霜落、蚯蚓翻泥,哀啼的野鸟、惨绿的灯笼、墨黑的层云……营造出悲情的氛围,深远苍凉的意境。最后则以狂风雷电摇撼着万千重山作比,表示自己誓死不屈的斗争决心。
全诗以生动的口语为主,又很注重音律的和谐,一韵到底,读起来情感起伏有致、朗朗上口。《哭亡女苏菲》因其语言的通俗和感情的真挚,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