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恶]即美丑,由品人、品物到品文,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甚广。
“逆旅人有安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怒也。
”《呂氏春秋·有始览·去尤》:“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如吾子矣!'且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
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说的是美服标准在于人的主观认识。
爱之,恶亦美:不爱之,美亦恶。
、繁露》“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怒类,类之相应而起也。
如马鸣则马应之,②指事物的美丑。
汶董仲舒《春秋卢鸭则牛应之。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物固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军之所处以棘楚。
美恶皆有从来,以为命,奠知其处所。
”清叶燮《原诗》外编:“大约对待之两端,各美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也。
”美与丑各自有其相应相聚性,即所谓(五五恶:【美恶]即美丑,由品人、品物到品文,涉及的对象和范围甚广。
“逆旅人有安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
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怒也。
”《呂氏春秋·有始览·去尤》:“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曰:‘商咄不如吾子矣!'且子至恶也,商咄至美也。
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说的是美服标准在于人的主观认识。
爱之,恶亦美:不爱之,美亦恶。
、繁露》“美事召美类,恶事召怒类,类之相应而起也。
如马鸣则马应之,②指事物的美丑。
汶董仲舒《春秋卢鸭则牛应之。
帝王之将兴也,其美祥亦先见,其将亡也,妖孽亦先见。
物固以类相召也,故以龙致雨,以扇逐暑,军之所处以棘楚。
美恶皆有从来,以为命,奠知其处所。
”清叶燮《原诗》外编:“大约对待之两端,各美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也。
”美与丑各自有其相应相聚性,即所谓(五五恶】明唐志契《绘事微育·石《洪范传》:“道立于两,成于三,名人画图语录》引囊玄石云:“山水有五美:苍、逸、奇、圆、韵。
山水有五恶:嫩、板、刻、生、痴。
”这五五恶即是讲山水画用笔落墨的方法和禁忌,也指出了山水画美丑的相对的五个方面,概括了山水画的审美标准。
变于五,而天地之数具。
其为十也,偶之而已。
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有偶,推而散之,无所不通。
一柔一刚,一海一明,故有正有邪,有美有恶,有丑有好,有凶有吉,性命之理,道生之意,皆在是矣。
”任何事物都有互相对立的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刚柔、明晦、正邪,美恶、好丑、吉凶。
事物两个矛盾对立方面,又是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没有恶就没有美,没有丑就没有好。
美中有恶,恶中寓美,相互渗透,互为蕴含。
叶燮《原诗》“大约对待之两端,各有美有恶,非美恶有所偏于一者饱。
”说的是同一意思。
详见C对待之两端,各有美有恶1条。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