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行为

阅读行为:

指阅读过程中的行为,是阅读学研究的特定对象。

构成阅读行为的要素有三:一是读者,即阅读行为的主体;二是读物,即阅读的对象,通常以书面文字形式出现;三是读物后面的作者。阅读需要了解读物的内涵,就是文字载体所表达的知识信息,也就是载体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躲在读物后面的作者,也是阅读行为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读者有不同的目的、方式和习惯、定势,因此阅读行为的过程不可能完全一致,但其中也有共性的带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行为的完整过程大体包括选择、准备、理解、整理、运用五个阶段。

与此相应,要求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具备五项基本能力,即分化能力、消化能力、序化能力、简化能力、活化能力。因此,有人把阅读行为的过程形象地称为“五化能力变奏曲”。

阅读行为的能力具有强烈而鲜明的个性色彩,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但共同的特征有以下几点:其一,表现在活动结构方面。阅读行为中,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应成为一个整体,即把识字、理解词句、把握段意、领会中心等逐渐联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二,表现为多余动作的消失。多余动作指的是用手指读之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时,这类多余的动作就不再出现了。同时,认读单位的幅度也加大了,不再以词或短语作为认读单位,而是以句、句群作为认读单位。

其三,表现在活动的速度和品质方面。在阅读时,思维敏捷而灵活,理解有深度和广度,并且具有完成阅读行为的独立性。其四,表现在活动的调节方面。由于智力活动的熟练化,一般不再需要使用强烈的意志力量。

为您推荐

阅读指导

阅读指导:指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对阅读者施予积极有益的指点和辅导,以加强阅读效益的教育活动。它是培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的必要手段。从范围上分,有课内阅读指导和课外阅读指导;从对象上分,有集体阅读指导和个别阅读指..

阅读量

阅读量:即所读读物的数量。有人调查,现在一般中小学生每分钟的阅读量为400字到800字;初中一年级学生每学期读课本70万字,读课外书可达350万字到700万字;高中一年级学生每学期读课本130万字,读课外书可达400万字到1000万字。..

阅读思维

阅读思维:即阅读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指阅读者在熟知阅读材料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全部知识和心智,感知、理解、评价阅读材料的心理过程。阅读过程最主要的心理因素是思维,不仅在阅读感知中渗透着思维,阅读理解本身就是一种思维..

阅读客体

阅读无能

阅读无能:指对阅读技能的掌握落后于年龄常模,而落后的原因又不是由于智力缺陷、重大的脑损伤或严重的情绪不稳定。国外对儿童阅读无能的鉴别,常通过“标准阅读测验”进行。一般认为,低年级儿童的成绩如果落后于年级水平一..

阅读情绪

阅读情绪:指阅读者从事阅读活动时的态度的体验,它是阅读材料或阅读活动与阅读者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状态可能依赖于所进行的活动、行为本身的性质,也可能依赖于自我感觉的性质,同时它本身也会对活动、行为和自我感..

阅读主体

阅读主体:通常指具体阅读过程中从事阅读活动的人。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是阅读行为的发动者和操作者,而且自始至终地决定着阅读的目的、任务、方式和效果。读物也因而成为认识和把握的对象,并在阅读展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