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论读书

唐君毅论读书:

唐君毅(1909-1978),四川宜宾人。

毕业于中央大学。曾执教于四川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抗日战争初期参与创办《理想与文化》杂志。后赴香港,主持新亚书院和中文大学。平生以倡导重建中国人文精神为职志,为“新儒家”着名代表之一。着述宏富。

有《道德自我之建立》、《心物与人生》、《中国哲学原论》、《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等。长于思辩,说理透彻。

曾撰文谈读书的重要性,认为“书籍虽是后于人类文化而有,然而却是人类文化之镜子。人必须要从此镜子中,才能了解整个人类文化之大体,而自自然世界走入人文世界”,从增加思想广度上说,“读书,即是把我们的小镜子,面对书籍之大镜子,而重加反映古往今来无数聪明智慧的心灵所已照见之世界中之事物与真理于我们之小镜子中”。更重要的是,只有读书才能增加我们思想的深度:“直接单纯的一个思想,从来不会深的。只有对一个思想再加思想,才能使思想深。

读书即是在思想古往今来的他人的思想。……当人思想前人所思时,其心灵是凹镜。凹镜聚合一切来的光线。

当人表出其思想留给后人、交与他人时,其心灵是凸镜而分散出光线。

重重叠叠的心灵之凹凸镜之互相反映,形成人类之思想史与文化史,人乃对自然宇宙人生社会中之真理一步一步,更能达微显幽而极深知远。人不经显微镜与望远镜,只凭肉眼,莫有人能了解细胞之构造,亦莫有人能看清天上的星云。人不多读书,只凭自己一点聪明智慧去判断自然宇宙人生社会,又如何能达于细微深远之事物与真理?” (《说读书之重要》) 参见 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

为您推荐

李平心论读书的趣味

李平心论读书的趣味:李平心(1907-1966)原名循钺,又名圣悦,江西南昌人。历史学家。192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肄业后任教于浙江第六师范学校,并编辑《世界月报》。后曾主编《自修大学》、《现实周报》。1945年与马叙伦等发起组织..

胡秋原论读书

胡秋原论读书:胡秋原(1901- )原名曾佑,又名业崇,字石明,出生于湖北黄陂。1949年由大陆经香港迁居台湾。社会活动家、评论家。早年就读于武昌大学和复旦大学。曾任《中央日报》副总主笔,创办过多种杂志。1963年在台湾创《中..

钱穆论读书

钱穆论读书:钱穆曾在《读书通讯》1946年5月16日第25期上发表《读书漫谈》一文,阐述了他对读书的观点。他认为,读书应先定“旨趣”,否则“莫谈方法门径、书籍选材以及其他等等”。读书旨趣有两途,一是为谋职业、温饱、声名..

顾颉刚论读书

季羡林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喜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季羡林论中国是世界上最喜爱藏书和读书的国家:季羡林(1911- ),山东清平(今归临清)人。梵文学家、翻译家。现任北京大学教授。1918年随叔父迁居济南,就读于小学、中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以清华大学交..

郭沫若论读书方法

郭沫若论读书方法:郭沫若一生博览古今名着,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读书经验。他认为读书目的不同,方法自然就有差异。他把读书的目的分成五种,从而也就有了五种读书方法:(1)为学习而读书。这是培养人格学成技艺之必需,一般通过..

吴耕民论读书

吴耕民论读书:吴耕民(1896-?),原名润苍,浙江慈溪人。园艺家。15岁考入绍兴府中学,幸遇鲁迅,遂立志苦读。1914年考入北京农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留学。归国后在各大学任教。1949年后一直任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教授。吴氏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