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近义通说(语言)

音近义通说(语言):

训诂学说之一。古代汉语词汇中大量的滋生词与发源词之间在语音和语义方面都有联系;古文献又常用通假,借字沾上本字之义。这些原因使汉字具有音近义通的现象。汉代一些训诂学家早就发现这一现象。唐代孔颖达常用“某与某义通”,“某与某古字通”。李善说“音义与某同”。宋人王圣美右文说、王观国字母说都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音近义通关系。音近义通说盛行于清代。王念孙认为“存声同字异,声近义同”。郝懿行认为“凡声同、声近、声转之字,其义多存乎声”。戴震认为同纽之字义多相近,故作《转语》;刘赜撰《古声同纽之字义多相近说》。黄承吉以为同韵之字其义皆不甚远,发明右声说;刘师培着《古韵同部之字义多相近说》。黄侃认为:同音者虽有同义,而不可言凡;物有同音而异语者,亦有同语而异音者;治音学者,当知声同而义殊之理。

为您推荐

北学与南学(语言)

北学与南学(语言):南北朝训诂流派。南北朝时期,南北割据,经学、训诂学传授殊途,学术风尚各异,形成北学与南学之分。北国崇尚儒学,延续东汉古文经学、郑学的流波,《周易》、《尚书》、《毛诗》、《三礼》用郑玄注,《左传》用服..

推源说(语言)

推源说(语言):也叫“推因说”。通过探索语源说明语义的训诂学说。传统训诂学重视名物训诂,有些训诂学家认为名物皆有来源。刘歆认为名物“非徒无主而生是也”。刘熙提出“名之与实,各有义类”,作《释名》开启语源研究先声..

义通说(语言)

义通说(语言):王念孙提出的以意义相通为规律来看待和分析词义流转变化的学说。如“‘厚’与‘大’义相近。‘厚’谓之‘敦’,犹‘大’谓之‘敦’也;‘厚’谓之‘醇’,犹‘大’谓之‘纯’也;‘厚’谓之‘臧’,犹‘大’谓之‘..

皖南学派(语言)

新学(语言)

新学(语言):指新莽之学。清代康有为提倡今文经学,指斥刘歆一派的古文经学为“新学”。古文经学派的创始人刘歆在皇家图书馆校书,发现了孔安国所献的《左氏传》、《逸礼》、《古文尚书》等,向哀帝建议列古文经于学官,遭到今..

义类说(语言)

义类说(语言):认为事物取名皆有理据并以此训释语义的学说。东汉刘熙《释名序》认为:“自古造化,制器立象……名之于实,各有义类。”所谓义类,就是事物取名的理据。如:赤白毛马叫騢,玉小赤叫瑕,赤云气叫霞,赤色叫赮;鸟白叫,白额马..

音随义转说(语言)

音随义转说(语言):训诂学说之一。汉字一字数音,往往是音随义转。字义的发展引申,使单义词变为多义词,为了鲜明地表达,就用不同的语音表示有区别的语义。或改变声调,如“美好”之“好”读上声,“好恶”之“好”读去声。或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