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复(书法)

沈复(书法):

(1763—1807以后)字三白。江苏苏州人。擅长诗文,且擅绘山水花鸟,篆刻亦精。他写的《浮生六记》,有较高的文学性,是祖国文学史上的一朶奇葩。淸末文人潘锺麐(瘦羊)发现此书后,叹它爲离骚之外篇,云仙之续记。他幼时住在凔浪亭畔三贤祠旁,后迁仓米巷,屋宇门楼精緻,至今完好无损。这样一位诗文书画篆刻尽会的苏州平民文学艺术家的遗址,现已列入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以供后人的瞻仰。

《浮生六记》中记述:“是年七夕,……余镌‘愿生生世世爲夫妇’图章二方……”但这二方印,未见流传下来。且未发现过他的印谱。数十年前,有人在古董摊上得到一颗“花好月圆人寿”的石章,边款刻着行书“沈三白”三字。

这颗印刻的是圆朱文体,圆朱文又称元朱文,始于元代赵子昂,苏州文彭(三桥)早年时也刻此体。圆朱文的风格,旣要刻朱文又必须笔笔环回流畅,要有“吴带当风”的动势。此印上的“月”“人”二字,灵动得像在舞蹈。“月”取侧媚之态,而仍摆稳字脚。“圆”字形方,与另外五字不相协调,他便将各稜角化圆,使它圆转统一。“花”“月”“人”三字,故意写得上重下轻,造成不稳之感,而将“寿”字和“好”的“子”部,改用相反的上轻下重法来挽回全局,达到“险中求稳”“巧中求拙”的对比章法,处处都显示出作者的聪慧和功力。

在乾嘉时,吴门印坛名手有十多人,尤以徐坚(友竹)、陈炳(阳山)、沈祚昌(虹桥)、张锡珪(雨亭)爲最。汪啓淑写《续印人传》时,曾去苏一一寻访记入,而独遗沈三白。现在见到他精彩的原作,知他的刻印成果,并不在同时代人之下。当然如果没有杨苏补在冷摊上觅得他的《浮生六记》残册和发愿印行,恐怕至今我们还不了解沈三白爲何人哩!

为您推荐

翁大年(书法)

翁大年(书法):(1760—1842)淸代篆刻家、金石理论家。字卡均,号陶斋,江苏吴江人。精于金石考据之学,着述甚富,有《古官印志》八卷、《古兵符考》八卷、《泥封考》二卷、《陶斋金石考》二卷、《陶斋印谱》二卷、《瞿氏印考辨..

潘西凤(书法)

潘西凤(书法):潘西凤,字桐冈、悔桥,号老桐、天姥山樵,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从高凤冈“交手垂致词,尔汝刻心知……本皋徙重人,白髮垂丝丝”(《送潘悔桥归天台省墓》)看,年龄和郑板桥相仿佛。尝受业于王澍(虚舟)之门。虚舟..

董洵(书法)

董洵(书法):董洵(1740—1812)字企泉,号小池,又号念巢,浙江山阴(今绍兴)人。性机超頴,卓诡不群。幼时在鄕塾读书,便喜摹习篆刻。参加过一次鄕试,没有考上功名,便从此弃去八股文,随父亲宦游广西平乐,帮助处理一些文书事务。余暇则..

汪士愼(书法)

陈豫锺(书法)

陈豫锺(书法):(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县(今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对文字学深有研究。善画竹兰,书得李阳冰法,篆刻师承丁敬,与陈鸿寿是知友,常一起去请敎蒋仁、黄易、奚冈,研讨篆刻。着有《明画姓氏韵编》、《求..

巴慰祖(书法)

巴慰祖(书法):巴慰祖(1743—1793)字予藉,又字子安,号隽堂,又号莲舫,安徽歙县人。《扬州画舫录》《扬州画苑录》均称其“居扬州”。《歙县志》中列巴慰祖传略,即是从扬州汪中所作《巴予藉别传》中节录的。巴慰祖之兄巴源绶是..

胡唐(书法)

胡唐(书法):胡唐(1759—?),又名长庚,字子西,号西甫,别署城东老人、木雁居士,安徽歙县人。篆刻与程邃、汪肇龙、巴慰祖合称“歙四子”,是四子中最晚出的一位。胡唐爲巴慰祖外甥,书法、篆刻均服膺慰祖,得巴氏亲授而与之齐名,世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