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妙 :
最初用以品评人物,汉代有“行能高妙”(《汉书·冯奉世传》)、“德行高妙”(《东观汉记》卷十七)的说法,主要是就德行、政治才能言。至魏晋,渐及于文学批评。魏曹丕评孔融“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典论·论文》),是就文学才能着眼。
唐宋以后,高妙成为文学批评常语。高,指高风迈俗,如北宋黄庭坚评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跋东坡乐府》)“笔下无一点尘俗气”,“非吃烟火食人语”,即是高;“妙者,微之极也”(《老子》第一章王弼注),指作品中难以用语言传达的微妙的意绪。
南宋姜夔区分高妙为4种:“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白石道人诗说》)郭绍虞认为“白石论诗,标举四种高妙,而以自然高妙为极诣”(《宋诗话考》),正是因为真正高妙者实非语言所能描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