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 :
厚的形成渊源自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后宋人大力推崇“盛唐诸公之诗”的“气象浑厚”(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但直至明竟陵派,才明确把厚作为一个核心概念加以界说。钟惺谓:“诗至于厚,而无余事矣。”(《与高孩之观察》)谭元春亦谓:“乃与钟子约为古学,冥心放怀,期在必厚。”(《诗归序》)
厚是钟、谭有鉴于公安派浅率刻露的主要病端,从体浑、词整、意恢、法严的角度提出的诗学范式,因此除从传统诗教角度强调性之仁厚的重要性外,在艺术形式上对诗歌亦有求厚的要求,即追求诗歌整体艺术风貌上浑厚蕴藉的美学特征。他们力主厚,但并不排斥灵,认为“厚出于灵,而灵者不即能厚”(钟惺《与高孩之观察》),希望以厚来补救灵之失,“以‘厚’为诗学,以‘灵’为诗心”(钱钟书《谈艺录》)。
清贺贻孙发展了竟陵派关于厚的理论,认为“诗文之厚,得之内养,非可袭而取也”,强调性之仁厚为诗文之厚的根本,并将厚与其他几种风格区分:“博综者谓之富,不谓之厚。秾缛者谓之肥,不谓之厚。粗僿者谓之蛮,不谓之厚。”(《诗筏》)使厚的风格特征进一步明晰化,对后来的诗论、词论都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