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外之象 :
指诗人通过自己所描绘的具体生动的、有限的“眼前景”,呈现出超越这一形象的含蓄蕴藉的无限意义。“象外”二字最早可追溯到南朝画家谢赫的“若取之象外,方餍膏腴”(《古画品录》)。中唐诗僧皎然《诗式·诗评》说:“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于天真。此甚不然。固须绎虑于险中,采奇于象外,状飞动之趣,写真奥之思。夫希世之珍,必出骊龙之颔,况通幽名变之文哉!”认为诗人不能停留在有限的孤立物象,而应突破有限从而进入到无限,这样才能创造体现宇宙奥秘和生命情趣的艺术形象。刘禹锡认为:“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董氏武陵集纪》)这些言论思想对司空图有重要影响。
司空图在《与极浦谈诗书》中引用唐代著名诗人戴叔伦的比喻:“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陕西蓝田,盛产美玉,深埋山中的晶莹玉石,在晴天丽日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如缕缕轻烟飘拂缭绕,但又不是真实的山岚云烟,因此显得可望而不可即。诗人所描绘的景物也是如此,其景象如同玉石发出的辉光,虚虚实实,似近实远,不期而遇,又转瞬即逝,不能放置眼前实实在在地观赏。紧接着司空图评论道:“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司空图把这种可望不可即的形象称为象外之象,即隐藏在诗歌直接描绘的形象后须由读者进一步咀嚼、寻绎、体会的形象。如他在早春诗中写道“人家寒食月,花影午时天”,令人想到春花烂漫、春意融融的景象。
象外之象中前一个象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具体真实可感的。后一个象在作品文本的结构中是看不见的,是隐含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更深沉的审美意象,是读者根据作品的隐喻和暗示,通过想象和联想重新创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提倡诗歌要有象外之象,就是要求诗歌创作写景状物既要栩栩如生,又要不拘形似,要“离形得似”,求得神似。抒情言志不要直白浅露,而要力争虚实相生,从而使艺术形象突破有限,更加深邃空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