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 :
指在具体的言说过程中,言说者所用的美好言辞必须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到言要由衷、心口如一。语出《周易·乾·文言传》:“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这一观念是对殷商卜筮文化传统强调职业操守和思成心理的继承发展。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年具有浓厚的忧患意识,喜欢《易》书,韦编三绝,主要从德义上做文章,与史巫的做法同途殊归。孔子关注《周易》卦爻辞中所体现的思想(德义),在当时卜筮的语境之下提醒人们,要正确运用卜筮之辞来理解社会人生。
修辞充分反映了从巫史作辞、正辞、用辞到春秋时期政教、外交辞令的言语要求,立诚则是对具有历史传承关系的官守职业精神和敬慎持中的文化心理的强调。修辞立其诚要求修辞者秉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以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并取得预期的效果,继而形成敬言、谨言、慎言的优良传统。
修辞立其诚不仅对中国的文(章)学、修辞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也为后来文艺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作为一种传统观念,它对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尤其是文学思想影响深远。这一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重视文字、坚守真诚、谨言慎行、言为心声等文化理念的基础。修辞虽小事,但却与进德、修业等忠信大事相连,是君子必须慎重对待的大事。这就要求君子在外要做好修饰的工作,对内要做好内省的功课,二者相得益彰,才能文质彬彬,成为令人敬仰的、名副其实的正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