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止乎礼义 :

对《诗经》中变风变雅作品的进一步说明。语出《毛诗序》:“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发乎情,即诗歌来自于人们与生俱来的天然情性;止乎礼义,即诗歌为礼义所规范,能够合乎政教的使用。后来,这一说法被广泛应用流传,并且应用范围也从原来的变诗逐渐扩展到整个诗学领域,成为评价诗歌的某种普遍性的理想标准,要求诗歌既能抒发真实、自然的情性,又能合理合度的指向更高的人文修养或政教意义。

“发乎情,止乎礼义”继承了先秦以来的儒家诗教观念。如孔子一系列说法中所阐发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等。孔颖达在《毛诗正义》中认为变风变雅之作之所以能“发乎情,止乎礼义”,其主要在于:①诗人通晓时事的变化以及传统的习俗,能够针对性的在诗中传达怀其旧俗的意旨来风刺君主。②政治虽然变得混乱,但旧俗仍有流传,衰而未竭,诗人作诗依然有所依据。宋代苏轼《王定国诗集叙》中也持此说,认为:“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予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作,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对于变风诗作多男欢女爱的情形,认为其都是乱世的病症所在,用意仍然是风刺君主,有补政治。只是在某些变诗中,因为整个世风已经彻底坏乱,所以只能抒己情志,徒然咨嗟叹息闵世而已。这也透露出诗歌写作在特定语境下所面对的矛盾,即本于情志的诗,并不必然具有政教功能,想要“止乎礼义”,礼义制度或传统风俗的流传和保持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情与礼义关系的讨论,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中用此说讨论了赋的形成:“古之作诗者,发乎情,止乎礼义。情之发,因辞以形之;礼义之旨,须事以明之,故有赋焉,所以假象尽辞,敷陈其志。”意即情,要用文辞来赋以形式;礼义,要通过事例来显明道理。所以就有了赋,赋的意思就是借着事象、物象的铺排来“发乎情,止乎礼义”。这一说法相对于通常对于《毛诗序》的因袭,别开生面的说明了礼乐传统衰落后,诗歌写作主要转向文字方式的事实,也说明了汉代赋体在诗学观念上承袭诗学而在写作上已然更新的实情。

为您推荐

吟咏情性

吟咏情性 : 这一主张认为诗歌是用来传达抒写人的情性的。与诗言志和诗缘情说有着紧密联系。先秦时“情性”一词已出现在诸子的著作中。如荀子说:“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

言为心声

言为心声 : 这一命题认为语言是创作者内心的反映,从中可以了解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关于言与心的关系,《尚书·尧典》最早提出“诗言志”,其后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言以足志,文以足言”(..

赋比兴

赋比兴 : 与风雅颂(《诗经》的作品分类)合称“诗之六义”。语出《周礼·春官·宗伯》:“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序》改六诗为六义,云:“故诗有..

讽谏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 : 指在具体的言说过程中,言说者所用的美好言辞必须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到言要由衷、心口如一。语出《周易·乾·文言传》:“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表法

三表法 : 由墨子提出。语出《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

坐忘

坐忘 : 语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即要忘其身、忘其智而体悟大道。《庄子·大宗师》中认为坐忘的具体过程为:“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