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谏

    讽谏 :

在中国古代政治生活中有“五谏”的说法,讽谏是其中之一,意即用婉言隐语加以劝谏。如汉刘向《说苑·正谏》云:“是故谏有五:一曰正谏,二曰降谏,三曰忠谏,四曰戇谏,五曰讽谏。”在诗学领域,讽谏指通过诗歌委婉曲折的批评时政以规劝君主。如《毛诗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又说:“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性情,以风其上,达于事变而坏其旧俗者也。”

自先秦以来,儒家学者就特别强调诗的政教功能。诗的政教功能被称为风或风教。风教有两个方向,自上而下是用诗来施行教化,以强化既有的政治秩序;自下而上是刺,也就是诗人用诗对政治展开批评,对君主加以劝谏。据此,讽谏说包含如下意思:①背后寄托的是儒家士人的政治理想,即以政教合一、诗教井然的周政为理想范本对现实政治进行批评,只要现实政治中有不合理之处,诗人都可以作诗以“风”。②批评方式讲究委婉曲折,风行草偃。所谓“主文而谲谏”,根据郑玄的注,即配合音乐,咏歌依违,不直谏。风作为六义的总领,本身也包含了诗作需注意言说空间及善于运用修辞手法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使“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后世中国文论中含蓄、隐秀等说法也由此肇端。③因诗教与政治密切相关,因此当“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之际,变风变雅成为讽谏的必然表现,只是在诗教传统影响下,这些表现仍有发乎情止乎礼等委婉含蓄的要求。

为您推荐

修辞立其诚

修辞立其诚 : 指在具体的言说过程中,言说者所用的美好言辞必须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做到言要由衷、心口如一。语出《周易·乾·文言传》:“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表法

三表法 : 由墨子提出。语出《墨子·非命上》:“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

坐忘

坐忘 : 语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坐忘即要忘其身、忘其智而体悟大道。《庄子·大宗师》中认为坐忘的具体过程为:“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

得意忘言

心斋说

心斋说 : 语出《庄子·人间世》:“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斋的本义是古代..

神遇

神遇 : 语出《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意即庖丁解牛只用心神去感受而不用眼睛去观看,停止感官的作用而听从心神的引导来把握道。在道家学说中,因为最高的道是无..

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 : 语出《老子》第四十一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象,即至美的形象。无形,即没有固定的形体。大象无形,即最伟大恢宏、崇高壮丽的形象,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而没有具体形态。老子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