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两忘

    物我两忘 :

其意源于《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这是一种物我不分,亦即物我两忘的境界。南朝沈约在《郊居赋》中明确提出此语:“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意思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达到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而两相兼忘的诗意境界。物我两忘的“物”是思想以外的全部物质世界,“我”指意识世界或精神世界。物我两忘即忘却自己和外部世界,达到人与外界浑然一体的境界。

庄子借梦为蝴蝶作比,其目的在谈道。但因得道者的境界与艺术创作凝思入神时的微妙精神状态,恰有某种程度的相合,后来物我两忘便由审美概念引申为艺术创作概念。在艺术创作中,当作者的构思进入最微妙的阶段,也会达到主体与客体完全融合相忘的状态。苏轼《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一云:“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描述了画家作画时出神入化的状态是,忘却自身的存在,身与物化,物我两忘的最高创作境界。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能丝毫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形神俱备。因此后世文艺家常以此境来论艺术创作的高超境界。

为您推荐

《遵大路》

《遵大路》 : 一首女子哭诉被情人抛弃的诗。郑玄《诗谱》系在周平王(前770~前720)时期,孔颖达、方玉润均从其说。全诗两章,每章四句。没有铺叙,开门见山都是女子的哀求之语。“掺执子之袪兮”“掺执子之手..

变风变雅

变风变雅 : 语出《毛诗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当国家政治变得混乱,社会出现动荡,道德趋于沦丧之际,就会有变风、变雅诗作产生。在古人看来,变风、变雅之作和政教的..

《褰裳》

《褰裳》 : 一首女子责骂男子失约的诗。创作时间难以确定,大约最早为溱洧之地的情歌,后被收入《郑风》,只能据郑玄《诗谱》系之于周桓王(前719~前697)、周庄王(前696~前682)之交。全诗两章,每章五句。其中只易..

《羔裘》

亡国之音

亡国之音 : 原意是认为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状况紧密相连,国家破亡时的音乐哀伤而感怀,是人民困苦窘迫的表现。语出《乐记·乐本》:“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

《狡童》

《狡童》 : 一首写女子因恋人爽约而恼怒并斥责对方的诗,产生于上巳节背景下。闻一多《风诗类钞》以为此诗为“女词”,云其“恨不见答也”。创作时间较难断定,《毛诗序》对于诗旨之误说是错把用诗之义当..

《清人》

《清人》 : 一首讽刺郑国将军高克的政治讽刺诗。创作时间系于鲁闵公二年(前660)。《左传•闵公二年》云:“冬十二月,狄人伐卫……郑人恶高克,使帅师次于河上,久而弗召,师溃而归,高克奔陈。郑人为之赋《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