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淡得宜:【浓淡得宜】说明描画艺术表现中设色的浓与淡,应配合得宜而不失当。
清郑绩《梦幻居画学简明》卷一《论忌》:“浓淡失宜,不独近浓远淡已也。
盖山石必有阴阳,有阴阳,则有明嗨;有明嗨,则有浓淡矣。
更有渲淡接气,以补意到笔未到之处。
故或无或有,如烟如云,生动活泼之机,全向墨中浓淡微妙而出。
浓淡得宜,则通幅生动;浓淡失宜,则全图死煞。
学者最宜留心也。
”描写对象的远近所造成的浓淡,描绘对象的阴阳向背所造成的浓淡,接通无画处与有画处之间的灵气运行的渲淡,都应当配得恰到好处,才可能使整个艺术形象栩栩如生。
清笪重光《画》也说:“宜浓而反淡,则神不全)宜淡而反浓,则能不足。
学山椎之用花青,每多龊;仿一峰之喜浅绛,亦少精神。
乃知惨淡经营,似有似无,本于意中融变;即令朱黄杂沓,或工或诞,多于象外追维。
千笔万笔男,当知一笔之难;一点两点工,终防多点之拙。
山川之气本静,笔躁动而静气不生:泉之姿本幽,墨粗疏则幽姿顿减。
然画卤的浓淡得宜,决定于作者于对象取态的浓淡得宜。
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三《传神·用笔》:“若能先相其人之面,摘其应用笔处,以笔直取之,轻重恰合,浓淡得宜,既不令其模糊,复不使其著迹。
盖不模糊,则浑融之中,不没清朗神气不著迹,则显豁之中,不失圆润意思。
于是清神奕奕,秀骨珊珊,虽导常形状,一经其笔,无不风趣可喜,而仍能宛以肖之。
”
为您推荐
远近相应:【远近相应】说明诗歌创作中的构思想象和艺术表现,应是由远而近,远与近交相呼应。
明谢榛《四溪诗话》卷四:“诗贵远而近。
然思不可偏,偏则不能无弊。
陆士衡《文赋》日:‘其始也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鹜八极,心游万..
长短有法:【长短有法】“长”与“短”相对,用以概括事物状态的一对范畴。
这里用以说明文句的长与短,必须遵循一定的自然法则。
宋陈骙《文则》:“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檀弓》文句,长短有法,不可增损,其类..
想象:【想象】思考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列子·汤问》,“善哉1善!子之听,忠想象犹吾心也。
”《楚辞·远游》:“思归故以想象兮。
”晋谢灵运《登江中孤的诗》,“想象昆山姿,缅越区中缘。
”在艺术构思过程中,想象具有重要..
疏密合度:【疏密合度】指书法艺术中结构字的间架体势,应力求疏朗与稠密都符合一定的法度,即适宜为妙,宋董迪《薛稷杂碑》,“书贵得法,然以点画论法者,皆蔽于书者也。
求法者当在体用备处,一法不亡,浓纤健决,各当其意,然后结字不..
点实相成,有无互立:【点实相成,有无互立】说明艺术形象中虚的部分与实的部分,即无象无形的部分与有物有质的部分,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清叶燮《原诗》内编下:“如《玄元皇帝庙作》‘碧瓦初寒外’句,逐字论之,言乎外,与内..
疏欲风神,密欲老气:【疏欲风神,密欲老气】说明书法艺术中字体间架结构疏朗与结密的审美意义。
宋《读书谱·疏密》:“书以疏欲风神。
密欲老气。
如“佳'之四横,‘川'之三直,‘魚’之四点,‘盘’之九画,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