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字母创始者说(语言)

三十六字母创始者说(语言):

音韵学说之一。传统汉语音韵学史上关于“三十六字母”的创始者有四说:(1)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和王应麟《玉海》均着录守温《三十六字母图》一卷,似创始者为守温;(2)宋代祝泌《皇极经世解起数诀》序云:“胡僧了义三十六字母,流传无恙”,则以为创始者是了义;(3)明代真空《篇韵贯珠集》云“字母温公舍利传”、“大唐舍利置斯纲”,似创始者为唐代僧人舍利;(4)清代章嘉胡土克图《同文韵统》云“沙门神珙”,“制为华音等韵字母”,则以为创始者为神珙。二十世纪初,敦煌石窟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面世,内载三十字母显为后世三十六字母之滥觞,字母之创始者为唐末僧人守温始成定论。

为您推荐

当代音韵学研究(语言)

当代音韵学研究(语言):指1949年以后的音韵学研究。音韵理论方面,主要论着有王力《汉语史稿》上册、《汉语语音史》、《汉语音韵》,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重印本、《汉语语音发展的规律》,丁声树..

词汇扩散论(语言)

词汇扩散论(语言):从汉语研究中得出的有关语音演变普遍规律的理论。王士元1969年提出由一个音演变为另一个音是突然发生、瞬间完成的,而音变在词汇中有个逐步扩散的过程。郑锦全、谢信一、陈渊泉用计算机对中古汉语到现..

第一次古音学大辩论(语言)

第一次古音学大辩论(语言):音韵问题讨论之一。1923年汪荣宝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认为“偏旁及韵文之功用,至考见古今韵分部之异同而止。若古某部之当读某音,其与今读之差别如何,则虽遍稽旧籍,无由得确实之证明”,因而提..

传统音韵学派(语言)

守温字母来源(语言)

守温字母来源(语言):音韵学说之一。主要有三说。(1)宋郑樵《通志·七音略》认为古人只知四声而不知七音,守温字母乃来源于印度梵文。(2)清代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认为印度《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与守温三十六字母多寡迥..

二等介音研究(语言)

二等介音研究(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清代江永认为,“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一些音韵学家根据反切上字的分组趋势,把一、二等定为不带任何介音的洪音。瑞典学者高本汉把东韵一等拟作〔-u〕,江韵拟作..

包—白假设(语言)

包—白假设(语言):关于上古汉语元音系统构拟的假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美国学者包拟古和白一平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于李方桂四元音系统的六元音系统:〔i i u e o a〕。包拟古的方法是用汉藏语言材料来作对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