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文(语言)

倒文(语言):

①古书异例之一。包括:(1)句中倒字。如《左传·昭公十九年》:“谚所谓室于怒市于色者,楚之谓矣。”其中“室于怒市于色”为倒文,顺言当云“怒于室、色于市”。(2)倒字叶韵。如《诗·小雅·节南山》:“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顺言当云“无殆小人”,之所以倒言为“无小人殆”,是为了使“殆”字与“仕、子、已”叶韵。(3)倒句。如《左传·闵公元年》:“为吴太伯不亦可否?犹有令名,与其及也。”顺言当云“与其及也,犹有令名”。(4)倒序。如《周礼·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肆、献、祼为祭祀之名,以次第言之,祼居先,献次之,肆又次之。此文肆居先,祼最后,乃倒序之例。②*变例字的一种。③校勘术语。指书籍在流传过程中,因传写、抄录、刊行而前后误倒的字。如《淮南子·原道训》:“鹜恍忽。”“恍忽”是“忽恍”的倒文。

为您推荐

古书异例(语言)

古书异例(语言):指古书中一些特殊的语法修辞现象和行文中的特殊习惯。如倒文、省文、复文、变文等。清代俞樾撰《古书疑义举例》括古书异例凡八十八例,可谓集大成之作。之后刘师培、杨树达、马叙伦、姚维锐对俞书各有增..

整部书用词的研究法(语言)

整部书用词的研究法(语言):通过全面考察整部书用词的情况,进而探求、确定词义的方法。如《荀子·修身篇》:“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禹。”其中“自名”二字颇费解,考察《荀子》全书用词,“名”常常与“白”连..

核证文献语言(语言)

核证文献语言(语言):通过核查引证古代文献语言来分析词义、考求词源的一种训诂原则和方法。许慎《说文解字》最早指出“经艺之本”,并以六艺群书的实际语言资料为依据剖析字形、分辨训诂,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后世的训诂学..

比较互证(语言)

完全推源(语言)

完全推源(语言):同“不完全推源”相对。确定根词的推源。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如立禺字以为根,禺亦为母猴也。猴喜模效人举止,故引申之凡摸拟者称禺,《史记·封禅书》云‘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

形音义互求(语言)

形音义互求(语言):一种综合的训诂方法。包括“以形索义”、“因声求义”、“比较互证”等法。清代段玉裁《广雅疏证序》云:“小学有形有音有义,三者互相求,举一可得其二。有古形、有今形,有古音、有今音,有古义、有今义,六者..

训同义异(语言)

训同义异(语言):也叫“二义同条”、“二训同条”。《尔雅》训释词语的方式之一。指在一组被训释字中有的要取训释字的甲义,而有的要取其乙义。这是由于训释字不止一义而造成的。如《释诂》:“育、孟、耆、艾、正、伯,长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