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 :

语言学及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语言蕴含着一定的“力”,可以作用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层面。

语言暴力有多种表现形式,可分为显性暴力和隐性暴力,相对于前者来讲,后者更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语言暴力可能是公开的(如大发雷霆、高声谩骂),也可能是隐蔽的(这种形式非常间接和微妙,如洗脑就属于这种情形)。隐性语言暴力所造成的伤害容易被人忽视或遗忘。从长远来看,语言暴力对社会文明、人类的幸福生活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根据研究观察,语言暴力通常发生在相对密切的语言社区之中,如家庭、同居者、恋人和学校(教师对儿童)。近几年,对于校园暴力,人们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因为教师对学生的语言暴力,可能使学生特别是心理防御能力差的幼儿产生长期的心理伤害乃至影响终生。

后果完全可以和肢体暴力等效的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也被称为“冷暴力”,对于这种“冷暴力”的精神侵权现象,中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司法救济制度,如精神抚慰金制度等。如果冷暴力的行为导致对方自伤、自残和自杀等,加害人的行为就构成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该法对加害人则规定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责任。

为您推荐

《训诂原理》

《训诂原理》 : 作者孙雍长,湖南祁阳人,1942年3月生。1967年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2年北京师范大学古汉语专业训诂方向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历任湖南师范大学、广东五邑大学、广州师范..

《法律语言学导论》

《法律语言学导论》 : 《法律语言学导论》封面廖美珍主编的《法律语言学译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J.吉本斯,中文译者程朝阳、毛凤凡和秦明,由法律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原著为英文版,由澳大利亚布莱..

言词证据

言词证据 :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的本质区别是,言词证据具有主观性和可变性,其共同特点是经过人的感官感觉、传入大脑、分析判断、记忆储存等过程后再以书面或口头语言形式进行表述的与人体功能相关的证..

《法律话语》

法庭语言学

法庭语言学 : 国际法庭语言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Forensic Linguists,简称IAFL)所列出的对法庭语言学的广义理解,涵盖语言与法律相关的所有领域:①语言与法律:立法、法律文件的可理解性、..

立法语言规范化

立法语言规范化 : 立法语言是指国家出台或发布的法律、法规、条约和条例所使用的语言,主要表现为书面形式。立法语言在法律语言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影响和制约着法律理论语言、执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立..

《法律的语言》

《法律的语言》 : 《法律的语言》封面廖美珍主编的《法律语言学译丛》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作者D.梅林科夫,中文译者廖美珍,由法律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原书为英文版,由利特尔和布朗出版公司于1963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