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福成

    薛福成 :

江苏无锡人。少好学,博览群书,致力经世实学。不做诗赋,不习小楷,对八股尤为轻视。同治四年(1865),曾国藩张榜郡县,招纳贤才。以万言《上曾侯相书》,得曾国藩激赏,延揽入幕府,悉心培养。前后七年,广泛参与军政要务,协办洋务,才干大长,眼光识见出众。与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一起,被誉为“曾门四弟子”。为湘乡派重要成员,属后期桐城派中兴的代表作家之一。十一年由曾国藩保荐,授五品官衔。曾国藩逝世后,入苏州书局,一度失意。光绪元年(1875),上万言《应诏陈言疏》,切中时弊,名震朝野。“当此疏初上时,京师颇多传诵者。议论一播,鼓动中外,建言者往往响应而起”(《庸庵文编·应诏陈言疏》附记)。由此名传遐迩,并为李鸿章礼聘入其幕府,成为北洋集团核心人物,前后长达十年。十年任浙江宁绍道台,于镇海口击败法舰。十五年以三品京堂候补,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成为朝野公认的杰出外交官和洋务大员。二十年七月,任满归国,抵达上海,即不幸染病,猝然而逝。

在曾门弟子中,薛福成以富有思想见长,好为经世有用之学。1879年写就的《筹洋刍议》,主张变法,要求发展工商业,“夺外利以润吾民”。其思想观点广为流传,朝野赞赏。其《庸庵文编》《续编》《庸庵海外文编》《出使四国日记》等著述,大都为“学堪致用,识略闳深”的长篇奏议、策论性古文,以条陈“经世实学”“匡时救世”之治世良策,往往流播甚广。1901年初,清廷推行“新政”,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因“自备一格”,记录了诸多实用的西洋新知,营构了可以接受的西洋文明形象,被列为“新政应试必读书”予以推布。其《观巴黎油画记》一文,则长期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传诵尤广。

对于薛福成文章,虽然吴汝纶认为“叔耘志在经济,于文事固有所不暇”(《吴汝纶尺牍·答方存之》)。但黎庶昌却言:“若论经世之文,当于作者首屈一指”(《庸庵续编·书合肥伯相李公用沪平吴》附记)。其实,“它带有以政治家、经世家之文取代文学家之文的意味”(关爱和《古典主义的终结——桐城派与“五四”新文学》)。就“曾门四弟子”而言,四大弟子各取一径,各呈所长。张裕钊、吴汝纶大体承绪了曾国藩“深于文事”之雅健轨辙,薛福成、黎庶昌则有意取法了曾氏“志在经济”的闳肆路径。尤其是薛福成,志在经济,着力于建言建策,以古文为“行远坚车”,“有法度,不规规于桐城论文,而气息与子固、颍滨为近”(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庸庵文编序》),驰骋才气,期望以研求时务之论而转变士林风尚、变法图强。就文章变革而论,薛福成之文是古文的变风变雅,其兼及审美与实用的策略,使其古文更富有张力和活力,蕴含了晚清古文的新变。

薛福成一生撰述甚丰,著有《庸庵文编》4卷、《续编》2卷、《外编》4卷、《筹洋刍议》14卷、《出使四国日记》6卷、《出使奏疏》2卷、《出使公牍》10卷及《庸庵海外文编》《续刻》《庸庵笔记》等书。其著作基本上均已编入《庸庵全集》。

《筹洋刍议·变法》(清光绪二十三年刊行)


为您推荐

赵尔巽

赵尔巽 : 汉军正蓝旗人。祖籍奉天(今辽宁)铁岭,寄籍山东泰安,生于北京。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十三年与兄尔震同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光绪五年(1879),充湖北乡试副考官。八年迁监察御史,以直言见..

吴嘉宾

吴嘉宾 : 江西南丰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究心于当世利弊,对海疆防务、礼仪文化、经济财务等方面多有建言。二十七年,因言海疆事谪戍西北边塞,4年后释归故里。太平军起,兴办团务..

《武元圣德神功碑》

《武元圣德神功碑》 : 韩昉(1082~1149),辽天庆二年(1112)中状元,仕辽至乾文阁待制,入金后仕至参知政事。史称他“善属文,最长于诏册”(《金史》卷一百二十五),与由宋入金的宇文虚中“俱掌词命”。该文记载称颂金..

吴汝纶

李元度

李元度 : 湖南平江县人。4岁丧父,18岁中秀才。道光二十三年(1843)中举,以举人官黔阳县教谕,因上书曾国藩而入幕带兵。曾署浙江温处道、徽宁池太广道,因徽州失守而被弹劾。后援助浙江有功,授浙江盐运使、按察..

《论诗三十首》

《论诗三十首》 : 题下自注:“丁丑岁三乡作。”即作于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时作者28岁。元好问自忻州辗转至福昌县三乡镇(在今河南宜阳县),其写作时代比南宋绍定六年(1233)戴复古所作的《论诗十绝》早16年..

《鸣道集说》

《鸣道集说》 : 李纯甫中年后笃信佛教,著有《金刚经别集》《楞严外解》《屏山翰墨佛事》等,皆已失传。《鸣道集说》一名《鸣道集解》,疑误。《鸣道集说》是研究李纯甫及金代思想史的重要文献,作于兴定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