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籁

    地籁 :

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庄子在这里首次提出“三籁”的概念,“人籁”和“地籁”是作为“天籁”的参照而提出的。

“天籁”比喻无声无形而无处不在的“道”。庄子认为只有抛却人间是非、名利而达到“吾丧我”之境才能体悟到“天籁”之妙。“人籁”与“地籁”属于人与物的范畴。“人籁”指人为的音乐,喻指当时的百家争鸣。“地籁”是以风吹众窍之声代指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庄子对“地籁”的描绘非常精彩:“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号。”大风摇荡着山林中的百围之木,树穴有的像鼻子、嘴巴、耳朵,有的像方柱头,有的像圆圈,有的像深窝,有的像水池;大风吹过,众窍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像流水,像响箭,像叱责,像吸气,像叫喊,像嚎哭,像犬吠,像哭泣,“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这段文字同下文的“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相呼应,二者形成比喻关系,把百家争鸣比作风过而众窍怒号,众窍不同的声音,犹如百家各师其“成心”而发表的各种“物论”,夸张而生动地写出百家争鸣的纷乱情形。

后世有人认为“天籁”即“地籁”,是天地间最为美妙、自然的声音。尽管不符合庄子本义,但这种阐释很有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为您推荐

丘逢甲

丘逢甲 : 中国台湾彰化人。祖籍广东镇平(今广东蕉岭)。清光绪三年(1877)应台南府童子试,得闽抚丁日昌赏识,擢为全台第一。十四年赴福州应乡试,中举。十五年成进士,授工部主事。无意仕进,返回台湾,先后主讲台中..

歌诗必类

歌诗必类 : “歌诗必类”要求所赋之诗一定要与本人身份地位及场合环境相符,要恰当表达心意。语出《左传·襄公十六年》,晋平公即位不久,在湨梁(今河南济源县西)举行诸侯之会,宴于温(今济源县西南),使各国大夫..

人籁

人籁 : 语出《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庄子在这里首次提出“三籁”的概念,“人籁”和“地籁”是作为“天籁”的参照而提出的。“天籁”比喻无声无形而无处不在的“..

夏曾佑

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 : 此词出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质朴,指人具有的内在的优良品质;文,文采,指人受到礼乐文化熏陶、教化之后的文雅气质。朱熹《四书集注》说:“..

百国春秋

百国春秋 : 出自《墨子》。《隋书·李德林传》中李德林引《墨子》说:“吾见百国春秋。”刘知幾《史通·六家》说:“《春秋》家者,其先出于三代。案《汲冢琐语》记太丁时事,目为《夏殷春秋》……《琐语》..

复沓

复沓 : 章与章字句基本相同,各章只变换几个字词,反复吟唱。古人称《诗经》这种章法为“重章”,唐代孔颖达说:“诗本蓄志发愤,情寄于辞,故有意不尽,重章以申殷勤,诗之初始有此。”(《毛诗正义》之《卷耳》)顾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