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朴:【华朴】“华”与“朴”,意思相对,主要指文采的华丽和质朴。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史德》:“史之领于文也,犹衣之需乎采,食之需乎味也。
采之不能无华朴,味之不能无浓淡,势也。
华朴争而不能无邪色,浓淡争而不能无奇味。
邪色害目,奇味爽口,起于华朴浓淡之争也。
”虽论史,亦通于文。
讲究文学的功用,文辞或华丽质朴,都应为内容的表现服务,是一种创作主张。
宋王安石《上人书》,“且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调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
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
婴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客而已。
不适用,非所以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
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
”不适用,不能成其为器,没有华饰,还可以为器,但华饰也不可少,不过,不能放在第一位。
崇尚华美,崇尚质朴,是两种不网的审美倾向。
随着社金的发展和人们审美需要的变化,华美与质朴这两种文风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或互相转化,或互相渗透。
清刘大概《论文偶记》,“文贵华,华正与朴相表里,以其华美,故可贵真。
所恶与华者,恐其近俗耳;所取于朴者,谓不着脂粉耳。
普人谓:‘不着脂粉而请真刻峭者,梅圣俞之诗也:不着脂粉面精彩浓丽,自《左传》、《庄子》、《史记》而外,其妙不传。
’此知文之言。
天下之势,日趋于文,而不能自已。
上古文字简质,周尚文,而周公、孔子之文最盛。
其后传为左氏,为屈原、宋玉,为司马相如;盛极矣。
盛极则衰,流弊遂为六朝,六朝之靡弱,屈、宋之盛肇之也。
氏矫之以质,本《六经》为文。
后人因之,为情疏爽直;而古人华美之风亦略尽矣,平寄华朴,激使流然。
”二、美感与审美教育
- 欢迎来到文学网!